西方历史学家指出:“当人们谈及最近几代人中被传入日本等东方国家的西方文明时,我们不是指希腊罗马哲学和人文主义思想,也不是指日本的基督教化,而是指在17世纪后半叶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这里的“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是指
A. 牛顿创立经典力学
B. 瓦特改良蒸汽机
C.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D. 爱因斯坦相对论
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
A. 马丁·路德推动宗教改革,主张与“上帝直接对话”
B. 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了生物“神创说”
C. 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使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
D.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否定绝对的时空观
据史蒂芬•法辛《艺术通史》记载,1874年,一群被巴黎沙龙拒绝的画家自行举办“艺术家、画家、雕刻家无名社团联展。”他们的作品不随时尚,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绘画技法也有创新。后人称“他们的画作改变了人们观看世界的方式”,“标志者现代艺术的发端。”这次联展的著名作品是
A. 大卫《马拉之死》
B. 梵高《夜间咖啡馆》
C. 莫奈《日出•印象》
D. 修拉《大碗岛上的周日下午》
清末民初,在上海出现了“海派京剧”:即用京剧形式表现当时的生活,如《潘烈士投海》《新茶花》等,在唱腔、表演、舞台布景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这说明
A. 京剧从形式到内容发生根本变化
B. 在西方文化影响下京剧重获新生
C. 海派京剧革新适应现代生活需要
D. 海派京剧是传统戏剧的发展方向
明代中后期,大部分图书采用注释和注音的编写方式。如《唐书志传》一书中“尔兄日前饮酒至酣”,编者对“饮酒至酣”做了注释:“半醉也”;《详刑公案》一书中“事系无辜不究”,编者对“辜”的读音做了注释:“辜音孤”。这类现象反映出当时
A. 文化发展呈现大众化趋势
B. 科举改革影响了书籍出版
C. 学术思想适应了社会转型
D. 商业发展冲击了学校教育
英国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总论》中写道“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的方面都是如此。”这说明
A.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领先世界被广泛认可
B. 宋代在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突出地位得到广泛认可
C. 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时期
D. 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是在两宋时期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