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刘鹗(l857~1909年),清末小说家,传世之作是他的《老残游记》。光绪二年(1876年),刘鹗正当弱冠之年,便决心放弃“学干禄”(即通过科举考试以求取功名和官职)的人生道路,转而矢志于圣贤。光绪十三年(1887年),黄河先后在河南开封、郑州决口,形成重大黄灾。刘鹗说服吴大澂采用了自己的治河方法,又亲身与民工一道参加劳作,结果治河取得巨大成功吴大澂则保举刘鹗以道员任用,但刘鹗把这头街送给了自己的哥哥刘梦熊……依刘鹗的看法。要得变贫弱而为”民富国强”。就得兴办工业。庚子赈难后.刘鹗继续住在北京,希图实现兴办实业的心愿。他与亲友程恩培等人合组豫丰公司,向英国福公司借款开采河南煤矿与修筑铁路,但仅筑成从道口到清化一段。他又与友人合办宝昌公司借外资开采浙江煤矿,因浙江乡绅和渐江留日学生的反对而失败。借外资开矿筑铁路的失败,使他转而与亲友集资合股兴办民营工商业,但也归于失败。
——摘编自王学钧《刘鹗与老残游记》
(1)根据材料,概括刘鹗的生平事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刘鹗的人生轨迹。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苏联自1937年9月至1941年6月,援助中国飞机1235架,大饱1600门,机枪1.4万挺,步枪5万支,子弹1.8亿发。同期。苏联向中国提供贷款1.73亿美元。苏联志愿空军进入中国领空作战,连同苏联军事顾问、专家、技术人员共达5000人左右。上述援助,对于弥补中日两国在经济力、战斗力方面的巨大差距,走持中国抗战显然是必需的、不可缺少的。由于中国战场困住了日军主力,才阻碍了日军的北进计划,使苏联得以加强欧洲战场,避免两面作战,专心致志对付希特勒的部队。同样,由于中国战场的存在,对于延缓日军南进,为英美赢得时间,为美国空军轰炸日本提供基地,阻挠德、日两军在印度洋会师等方面,也有不容抹煞的功绩。所以斯大林曾说:“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中国)捆住的时侯,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摘编自杨天石《抗战时期中国与美、苏、英三大国的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积极援助中国抗战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科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苏联积极援助中国抗战产生的积极作用。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北洋政府在法律上最终废除了中国古代官吏任用中的恩荫制与捐纳制及自秦汉以来形成的官与吏之间的等级制,将除议员与军官之外所有官员统称为文官。对文官的任用采取留任旧任官吏与通过新式考试任用相结合的办法。1913年1月,北洋政府公布了《文官任用法草案》,确定官员任用资格主要有两项,第一是考试,第二是经历,“考试者所以决其将来,经历者所以重其既往,二者皆不可偏废”。同时又公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典试委员会编制法草案》,对考试作具体规定,北洋政府文官考试法规开始制定于1913年,其后经过1915年和1919年两次补充和修改,对考试机构、种类,资格、程序、录用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由于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国并不具备统一实施近代文官制度的政治条件。因而上述文官制度的实际施行范围主要限于中央政府,有实力的军阀往往自行委任官吏,并且,遗憾的是北洋政府一直没有公布关于文官晋升的法律法规。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和确定代表了中国人事制度和官吏近代化的趋势和发展方向,是中国政治制度和人事制度近代化的重要标志,其成败得失对我国当代公务员考试制度仍有借鉴意义。
——摘偏自赵海梅《二十世纪初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70年,欧洲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1量64.7%。而唯一的对手美国仅占23.3%到1913年时,虽然美国已向前发展,达到了35.8%,但这一年欧洲工厂的产量仍占世界总产量的47.7%。到1914年时,欧洲除了在全球陆地上架设了庞大的电报和电话线路网外,还在海底铺设了516000多公里的电缆,已有总吨位为5000万吨的3万多艘船只装载货物往返于世界各地……欧洲已史成世界的银行家,为建造横穿大陆的铁路、开凿沟通海洋的运河、开发矿山、建立种植园提供所言的资金,诸大陆这一经济上的一体化导致了全球生产率的惊人增长。这一期间世界工业总产量至少增加了6倍,贸易额增加了12倍,欧洲在这一经济腾飞中得益最多。1800年,欧洲宗主国的人均收入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区收入的差距约是3:l,而到1914年时这一差距则增加到约7:1。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阅读材料,提炼出一个欧洲与世界径济发展关系的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代的监举制度主要分为两种。一种走御史台制度,御史台为全国最高监察机构,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代表皇帝,监察百官,是皇帝自上而下的监督、统治百官的一种工具;凡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不法之事,无所不察、无所不纠。另一种监察制度是谏官制度,谏官的监察则是自下而上的。以皇帝为监察对象。皇帝的个人生活直至王国大政都在谏议之列;还封立帝失宜的诏命,驳正臣下有违误的奏章。这样就形成了以上察下,以下督上的双向监察机制。
——摘编自吴胜娟《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材料二“光荣革命”后的英国,由于当时的社会制度仍然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不少昏庸无能之辈在国王的庇护下仍然在政府中身居要职,政治丑闻屡见不鲜。由于英国实行政党轮流执政制,无论哪个政党在竟选中获胜上台,都把官职作为奖品在自己的支持者中进行分配……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一个廉洁而有效率的政府保护他们的利益和经济发展,近代公务员制度逐渐产生了。19世纪,英国政府对公务员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反腐法律的国家。迄今为止它通过的最重要的反腐败立法包括:l889年的《公共机构构政行为法》、1906年通过的《防止腐败法》等,二战后通过的多部法令中均有针对政府官员腐败行为的法律条文。在英国,政府对议会负责,议会有权对政府进行监督,其具体权力包括质询权、调查权、例阁权和弹劾权等。英国的司法机关完全独立于政府,不受政府管辖。在英国,舆论和新闻媒体素有对政府进行监督和批评的传统。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是对政府滥用职权的一种有效制约,使腐败行为更容易暴露在阳光下,因而在实际上对腐败行为起到了威慑作用。
——摘编自李靖《英国的反腐败机制》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监察机构的职责,并结合所学知讥分析其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现化英国建立反腐败制的背景及其成功推行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完善我国监察制度建设的看法。
在近代欧洲的某个时代,乐观的情绪渐成主流。“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成为座右铭,君主们普遍以“开明”自居。这个时代可能出现于
A. 智者运动影响下的希腊
B. 文艺复兴陶染下的英国
C. 宗教改革劝化下的德国
D. 启蒙运动洗礼下的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