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1年,魏源参与浙江抗英,失败后愤而著述《圣武记》,颂扬清朝开国以来重大的军事行动,总结武备之道,此后又撰述《海国图志》,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反映了
A. 向西方学习成主流思潮
B. “中体西用”思想开始萌发
C. 经世致用影响学术著作
D. 魏源的思想发生了根本转变
康德这样定义启蒙:“启蒙就是人类摆脱自我招致的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不经过别人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如果不成熟的原因不是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运用理智的决心与勇气,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我招致的。”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就是
A. 社会契约
B. 思想的自由
C. 主权在民
D. 人身的自由
1405年7月11日,明朝永乐皇帝朱棣怀着对普天之下“共享太平之福”的政治理想,派郑和七下西洋,从此,郑和云帆高张、鹤舞天风,开始了历时28年的漫漫海上丝路历程。由此可知,郑和航海精神是源于
A. 天朝上国观念
B. 闭关锁国思想
C. 殖民霸权主义野心
D. 儒家兼济天下胸怀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这表明
A. “一国两制”构想付诸实践
B. “一国两制”并未改变国家结构
C. “港人治港”原则最终确立
D. “港人治港”保证香港完全独立
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与维新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主要“新”在
A. 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B. 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 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D. 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A. 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B. 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C. 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D. 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