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 81 年),召开盐铁会议,以贤良文学为一方,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另一方,围绕盐铁专营、酒类专卖和平准均输等经济政策,展开激烈辩论。桑弘羊认为富裕在工商, 而不在农业;获利在交通,而不在耕种。……朝廷储备粮食,掌握货币,限制富人,调剂穷人,禁止拥有过多的财富,堵塞获得利益的途径,这样,家家户户都不愁吃穿了。……不控制货币发行, 就会使真假同时流通。豪强富足,就会互相倾轧。国家统一铸钱,百姓就不会三心二意;钱币由国家统一发行,百姓就不会生疑。……国家应控制资源,管理市场,平衡物价,待机守时,依轻重缓急之策管理百姓。
——桓宽《盐铁论》
材料二 消费是一切生产的唯一目的,但在重商主义下,消费者的利益,几乎都是为着生产者的利益而被牺牲了,这种主义似乎不把消费看作一切工商业的终极目的,而把生产看作工商业的终极目的。 对于凡能与本国产物和制造品竞争的一切外国商品,在输入时加以限制,就显然是为着生产者的利益而牺牲国内消费者的利益了。……就任何一点说,限制或阻害商人、工匠及制造业工人的产业, 都不是地主及耕作者的利益。这一不生产阶级越自由,他们之间各种职业的竞争越激烈,其他二阶级所需的外国商品及本国制造品,就将以越低廉的价格得到供给。这种完全的贸易自由,使得他们在国内感到的那种最重要缺陷,在最适当、最有利的情况下得到填补。……各种各类不同的工人, 在整个政治社会中占其多数,凡足以改善多数人之生活,便永远不能视为有害于社会全体。当社会最大部分的分子穷苦无依,则那个社会断然不能昌盛而安乐……文明国君主,为社会全体利益计, 莫若拍卖王室领地,从而分配给人民。……人的本性是利己的。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利己主义者的互相帮助只有在互利的基础上进行。因此人们互相帮助的最合理的办法就是交换
——亚当斯密《国富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桑弘羊经济政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当斯密经济思想与桑弘羊经济思想相比有何不同之处并
分析原因。
(3)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一、二经济思想在当时的历史作用。
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在撰写《历史》时,公开声称:“我的职责是把我听到的一切记录下来,但我没有任何义务来相信每一件事情。”可见,希罗多德认为( )
A. 历史的研究从来没有止境 B. 撰写历史要尊重客观事实
C. 史料占有是研究史学关键 D. 二手史料没有参考价值
中国《反分裂国家法》颁布后,西方媒体却蓄意将其描述为是一部“授权发动战争”的法律。而台湾当局也正是看重了海外媒体的这一特征,竭力利用国际媒体来拓展“国际生存空间”,妄图使台湾问题国际化。这说明在解决台湾问题上( )
A. 应加强对外宣传的影响力 B. 避免直接出现武力争端
C. 揭露国际媒体的错误导向 D. 应构建舆论战传播体系
刘少奇在党的八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指出:“为了巩 固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 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 完备的法律,建立我们国家的法制。”这主要是因为新中国( )
A. 民主法制建设尚不健全 B. 违法犯罪的现象在增多
C. 经济建设任务提前完成 D.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1971 年基辛格秘密访华期间,为保守会谈内容机密,双方在场人员不得使用录音机, 全凭耳听手记,再各自整理成文本。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 苏联阻止中美关系正常化 B. 中美关系进程笼罩冷战阴影
C. 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升 D. 中国已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49年,在讨论《共同纲领》草稿时,有一位代表提出应该把“实现社会主义”写进《共同纲领》,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没有同意这个提议。对党中央所持态度的合理解释是,当时
A. 中共对革命前途缺乏清醒认识
B. 中共力求避免重蹈右倾覆辙
C. 《共同纲领》暂不具有宪法效力
D. 中国民主革命任务还没有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