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西方驻华公使经常指责清朝“各部院大臣均未与之往来”。究其原因是除总理衙门大臣外,...

西方驻华公使经常指责清朝“各部院大臣均未与之往来”。究其原因是除总理衙门大臣外,其他部院大臣不能且不敢和西方在华官员接触,一是担心被扣上“谋反”的帽子,二是遵循“人臣无外交”的惯例。材料说明

A. 清政府的近代外交观念淡薄

B. 清廷官员对夷务的敌视

C. 西方驻华官员企图操纵清朝

D. 西方官员重视清廷洋务

 

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除总理衙门大臣外,其他部院大臣不能且不敢和西方在华官员接触”,说明清政府仍然停留在“天朝上国”和“夷夏之防”的观念中,近代国与国之间的外交观念淡薄。故答案为A项。从材料中的“不能且不敢”来看,并非是出于敌视,排除B项;C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雍正帝在奏折批复中提到,“两路军机,朕筹算久矣”,军需事宜,交给怡亲王等大臣办理,“是以经理两年有余,而各省不知有出师、运晌之事”。这表明军机处的行事

A. 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B. 促进了中央政令畅通

C. 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

D. 有利于防范机密泄漏

 

查看答案

据记载,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燕王哙行禅让,让位给燕相子之,遭到诸国反对,认为这么做是“上逆于天,下不顺于人”的倒行逆施。这表明当时

A. 宗法秩序仍受到重视

B. 天子之位争夺激烈

C. 周王强化“共主”地位

D. 周王干涉他国内政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上海机器织布局筹建于1878年一1890年间,商人彭汝琮向李鸿章提出申请,李鸿章当即予以批准。1880年商人郑观应继彭主持局务,他更明确地向李鸿章要求:一、减免税厘,即“准照洋货已进口之例,免纳子口税,概免抽厘”;二、“准给年限,以免外人争利。”光绪八年李鸿章正式向朝廷请准了这一专利,在奏稿中强调指出:“查泰西通例,凡新创一业,为本国未有者,例得?(专利)以若干年限。该局用机器织布,事属创举,自应酌定十年以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其应完税厘一节,该局甫经倡办,销路能否畅旺,尚难预料,自应酌轻成本,俾得踊跃试行,免被洋商排挤。拟俟布匹织成,如在上海本地零星销售,应照中西通例,免完税厘。如由上海径运内地及分运通商他口转入内地,应照洋布花色,均在上海新关完一正税,概免内地沿途税厘,以示体恤。”

——摘编自李鸿章:《李文忠公全集》奏稿第78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请准了十年专利及减免税厘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李鸿章的措施。

 

查看答案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体现了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美既有继承自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又有从法国启蒙运动中吸收了许多英国所没有的有关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理念……为美国在现代民主创制试验方面实现对英国的重大超越提供了可能。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中选区调整和各选区议员名额重新分配:56个不到2000人口的选区和31个不到4000人口的选区共取消143个议席;取消的143个议席分配给了新兴工业城市、北方郡及苏格兰和爱尔兰。新兴工业城市选区,获得65个议席;北方郡选区,获得65个议席;苏格兰和爱尔兰选区,获得13个议席。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刘金源《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 

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为例,多角度论述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变革这一主题。(要求:从三个角度论述,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 81 年),召开盐铁会议,以贤良文学为一方,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另一方,围绕盐铁专营、酒类专卖和平准均输等经济政策,展开激烈辩论。桑弘羊认为富裕在工商, 而不在农业;获利在交通,而不在耕种。……朝廷储备粮食,掌握货币,限制富人,调剂穷人,禁止拥有过多的财富,堵塞获得利益的途径,这样,家家户户都不愁吃穿了。……不控制货币发行, 就会使真假同时流通。豪强富足,就会互相倾轧。国家统一铸钱,百姓就不会三心二意;钱币由国家统一发行,百姓就不会生疑。……国家应控制资源,管理市场,平衡物价,待机守时,依轻重缓急之策管理百姓。

——桓宽《盐铁论》

材料二 消费是一切生产的唯一目的,但在重商主义下,消费者的利益,几乎都是为着生产者的利益而被牺牲了,这种主义似乎不把消费看作一切工商业的终极目的,而把生产看作工商业的终极目的。 对于凡能与本国产物和制造品竞争的一切外国商品,在输入时加以限制,就显然是为着生产者的利益而牺牲国内消费者的利益了。……就任何一点说,限制或阻害商人、工匠及制造业工人的产业, 都不是地主及耕作者的利益。这一不生产阶级越自由,他们之间各种职业的竞争越激烈,其他二阶级所需的外国商品及本国制造品,就将以越低廉的价格得到供给。这种完全的贸易自由,使得他们在国内感到的那种最重要缺陷,在最适当、最有利的情况下得到填补。……各种各类不同的工人, 在整个政治社会中占其多数,凡足以改善多数人之生活,便永远不能视为有害于社会全体。当社会最大部分的分子穷苦无依,则那个社会断然不能昌盛而安乐……文明国君主,为社会全体利益计, 莫若拍卖王室领地,从而分配给人民。……人的本性是利己的。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利己主义者的互相帮助只有在互利的基础上进行。因此人们互相帮助的最合理的办法就是交换

——亚当斯密《国富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桑弘羊经济政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当斯密经济思想与桑弘羊经济思想相比有何不同之处并

分析原因。

(3)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一、二经济思想在当时的历史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