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15年正值某次国际会议召开60周年之际。有学者说,正是此次会议的召开,“南南...

2015年正值某次国际会议召开60周年之际。有学者说,正是此次会议的召开,“南南合作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官方政策”,才促进了新中国与非洲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奠定了中非关系的新格局。对此的正确理解是

A. 联合国会议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普适性

C. 我国打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D. 万隆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这次国际会议是万隆会议。从材料中的“奠定了中非关系的新格局”来看,此次会议形成的万隆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故答案为D项。此次会议并非联合国会议,排除A项;BC项均与材料无关,排除。 点睛:人们把万隆会议所反映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材料反映的是这种精神的影响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辛亥革命时,德国军官协助清军作战,日本通知英美“将不经其他国家同意而出兵干涉”。材料反映出

A. 中国政局受到列强的干预

B. 中国成为列强支持的对象

C. 辛亥革命引发了国际战争

D. 辛亥革命引发了列强矛盾

 

查看答案

西方驻华公使经常指责清朝“各部院大臣均未与之往来”。究其原因是除总理衙门大臣外,其他部院大臣不能且不敢和西方在华官员接触,一是担心被扣上“谋反”的帽子,二是遵循“人臣无外交”的惯例。材料说明

A. 清政府的近代外交观念淡薄

B. 清廷官员对夷务的敌视

C. 西方驻华官员企图操纵清朝

D. 西方官员重视清廷洋务

 

查看答案

雍正帝在奏折批复中提到,“两路军机,朕筹算久矣”,军需事宜,交给怡亲王等大臣办理,“是以经理两年有余,而各省不知有出师、运晌之事”。这表明军机处的行事

A. 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B. 促进了中央政令畅通

C. 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

D. 有利于防范机密泄漏

 

查看答案

据记载,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燕王哙行禅让,让位给燕相子之,遭到诸国反对,认为这么做是“上逆于天,下不顺于人”的倒行逆施。这表明当时

A. 宗法秩序仍受到重视

B. 天子之位争夺激烈

C. 周王强化“共主”地位

D. 周王干涉他国内政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上海机器织布局筹建于1878年一1890年间,商人彭汝琮向李鸿章提出申请,李鸿章当即予以批准。1880年商人郑观应继彭主持局务,他更明确地向李鸿章要求:一、减免税厘,即“准照洋货已进口之例,免纳子口税,概免抽厘”;二、“准给年限,以免外人争利。”光绪八年李鸿章正式向朝廷请准了这一专利,在奏稿中强调指出:“查泰西通例,凡新创一业,为本国未有者,例得?(专利)以若干年限。该局用机器织布,事属创举,自应酌定十年以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其应完税厘一节,该局甫经倡办,销路能否畅旺,尚难预料,自应酌轻成本,俾得踊跃试行,免被洋商排挤。拟俟布匹织成,如在上海本地零星销售,应照中西通例,免完税厘。如由上海径运内地及分运通商他口转入内地,应照洋布花色,均在上海新关完一正税,概免内地沿途税厘,以示体恤。”

——摘编自李鸿章:《李文忠公全集》奏稿第78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请准了十年专利及减免税厘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李鸿章的措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