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强调:“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强调:“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依法规足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这表明了中国

A. 新时期法制不断完善

B. 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

C. 以法律作为反腐的工具

D. 坚持立法为民的原则

 

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说明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推进以法治国的坚定决心。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反映法制的健全,排除A项;材料没有说明以法律作为反腐的工具,排除C项;材料探讨的是守法而不是立法问题,排除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728月,周恩来在谈到台湾问题时说:过去23年,只是向金门、马祖打炮、广播,号召官兵起义,实际上我们对台湾的工作做得很差。”19736月,他指示新华社:《参考资料》每天要登一篇有关台湾的消息和言论,骂街的不要。这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初

A. 海峡两岸的沟通主要在民间

B. 中国外交手段呈多样化特征

C. 中国处理台湾问题的方式开始调整

D. 中美关系改善推动了两岸关系缓和

 

查看答案

2015年正值某次国际会议召开60周年之际。有学者说,正是此次会议的召开,“南南合作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官方政策”,才促进了新中国与非洲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奠定了中非关系的新格局。对此的正确理解是

A. 联合国会议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普适性

C. 我国打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D. 万隆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查看答案

辛亥革命时,德国军官协助清军作战,日本通知英美“将不经其他国家同意而出兵干涉”。材料反映出

A. 中国政局受到列强的干预

B. 中国成为列强支持的对象

C. 辛亥革命引发了国际战争

D. 辛亥革命引发了列强矛盾

 

查看答案

西方驻华公使经常指责清朝“各部院大臣均未与之往来”。究其原因是除总理衙门大臣外,其他部院大臣不能且不敢和西方在华官员接触,一是担心被扣上“谋反”的帽子,二是遵循“人臣无外交”的惯例。材料说明

A. 清政府的近代外交观念淡薄

B. 清廷官员对夷务的敌视

C. 西方驻华官员企图操纵清朝

D. 西方官员重视清廷洋务

 

查看答案

雍正帝在奏折批复中提到,“两路军机,朕筹算久矣”,军需事宜,交给怡亲王等大臣办理,“是以经理两年有余,而各省不知有出师、运晌之事”。这表明军机处的行事

A. 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B. 促进了中央政令畅通

C. 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

D. 有利于防范机密泄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