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嬴政登上王位时只有13岁,大权操纵在相国吕不韦手里,他在22岁那年除掉吕不韦后,...

嬴政登上王位时只有13岁,大权操纵在相国吕不韦手里,他在22岁那年除掉吕不韦后,才真正掌握了秦国的政权。这段痛苦的经历在他心中难以抹去,为此他设置了

A. 御史大夫

B. 太尉

C. 尚书令

D. 参知政事

 

A 【解析】嬴政是为了避免皇权被架空而设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太尉仅仅是军事方面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尚书令起不到监察百官的作用,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参知政事是宋代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写道:“这个制度延续到了汉代……作了一定程度的妥协——因为有一批其权力严格受到限制的王国当时容许与数目远为众多的郡一起存在。此后,这个制度成了后世王朝的典范(但又稍有修改),最后演变成现在仍在实行的省县制。”据此分析可知,“这个制度”及其在汉代的“妥协”分别是

A. 分封制、郡国并行制

B. 郡县制、世官制

C. 郡县制、郡国并行制

D. 郡县制、行省制

 

查看答案

柳宗元《封建论》载:“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由此可知秦朝

A. 拆毁城郭,破坏各国都城

B. 打破各国原有管理体制,推行郡县制

C. 修建万里长城,加固边防

D. 打击各国贵族,加强中央集权

 

查看答案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表明

A.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B. 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 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 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查看答案

“周代分封制的实质则是周天子作为国家元首委派诸侯去各地建立地方政府,推行天下一统的政治制度。”这说明分封制

A. 加强了皇权专制统治

B. 开创了地方分权体制

C. 有利于边疆地区开发

D. 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

 

查看答案

周制同姓百世不通婚,这样,各国间同姓多是兄弟,异姓多是甥舅,彼此都有血缘关系,可以增加相互间的联系。如周天子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这说明西周实行同姓不婚的实质是

A. 加强周天子同诸侯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合作

B. 保持周王室血统的纯正性

C. 通过血缘宗法关系加强对诸侯国的控制

D. 确立长幼有序的宗法理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