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又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必得中书、门下二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唐代的丞相制度与汉朝相比有什么变化?起到了什么作用?宋朝的丞相制度又有什么变化呢?

材料二: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2)根据材料二,明太祖废丞相的理由是什么?

(3)唐代和明代丞相制度的变革反映了何种趋势?

 

(1)变化:唐朝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一相制变多相制。 作用:三省之间相互配合、互相牵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既避免了权臣专权,又加强了皇权。 宋朝:二府三司 (2)皇权受到相权和法权的制约 (3)丞相权力削弱,君主权力加强 【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可从唐朝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一相制变多相制等方面回答唐代的丞相制度与汉朝相比的变化。第二小问作用,根据材料“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必得中书、门下二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可从三省相互配合、互相牵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既避免了权臣专权,又加强了皇权等方面回答作用即可。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二府三司的角度回答宋朝的丞相制度的变化。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可从皇权受到相权和法权制约的角度回答明太祖废丞相的理由即可。 (3)本问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唐代和明代丞相制度的变革反映的趋势,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丞相权力削弱,君主权力加强的角度回答即可。 整体分析:本题以中央行政机构的演变为切入点,考查了唐朝三省六部制、宋朝二府三司制、明朝废丞相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中央官制的演变历程,其实充斥着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在发展的趋势上,丞相权力不断遭到削弱,君主权力不断加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人类社会进步的角度看,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最大影响是

A. 有利于希腊民主的形成

B. 有利于希腊航海事业发展

C. 有利于希腊向海外扩张

D. 导致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查看答案

军人和一切公职人员都由国家支付薪金。这样,一般公民也能当军人、法官、议员了。”这一现象开始于

A. 雅典城邦形成时期

B. 梭伦执政时期

C. 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

D. 伯利克里执政时期

 

查看答案

中国皇帝说:“朕即国家”、宣扬“君权神授”。罗马帝国皇帝哈德良说:“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A. 古代中国和罗马都没有法律,只有皇帝的命令

B. 皇帝的命令是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C. 古代中国和罗马皇帝都拥有至高无上、超越法律的权力

D. 法律都是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而服务的

 

查看答案

“它集中了过去的习惯法,并结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编纂而成。它是罗马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罗马法发展的基础。”文中的“它”指

A. 《十二铜表法》

B. 公民法

C. 万民法

D. 《民法大全》

 

查看答案

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各族和能力上的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罗马帝国于是通过一系列司法实践,形成了

A. 《十二铜表法》

B. 公民法

C. 万民法

D. 自然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