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各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
A. 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B. 孟子提倡的民本思想
C. 雅典民主的重要条件 D. 罗马法公正至上观念
《子家语·观思》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 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孔子不主张对饥民实施救助
B. 孔子将民生间题政治化
C. 体现了孔子的改良观念
D. 能够体现孔子“仁”的思想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西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
A.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B. 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C. 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辨化
D. 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朱子语类》中有记载,“黄仁卿问:‘自秦始皇变法之后,后世人君皆不能易之,何也?’(朱熹)曰:‘秦之法,尽是尊君卑臣之法,所以后世不肯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朱熹认为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集权制度为历朝沿用
B. 朱熹与黄宗羲都对君主专制进行了批评
C. 体现了朱熹从君臣关系角度对专制制度的批评
D. 中国的君主专制在精神上靠儒家支持
宋代儒学大师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话,流传甚广,影响深远。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A. 注重人文、法理的结合
B. 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C. 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 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曾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明道德之善,不求科学之真 B.思想博大精深但具有封闭性
C.以追求天理为治学目标 D.其治学方法是格物致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