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期间,程顿曾想干预其对唐太宗的“评价”,要求给予“篡名”,并从忠臣不事二主的角度要求否定魏征,但是干预没有成功。这反映了
A. 史学从经学中独立出来
B. 历史记录具有主观性
C. 司马光的著述真实可信
D. 理学无法影响史书的编撰
622-661年,通过科举进士及第的共290人,其中贞观年间年平均录取9人,水徽、显庆年间年均录取14人。而当时全国九品及以上官员约5000人左右。据此可知当时
A. 进士科考最为显要
B. 门荫取仕仍是主流
C. 官僚制度日趋成熟
D. 冗官现象极为严重
秦代承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汉朝设置中朝、尚书,魏晋南北朝的门下省与中书省等皇帝的秘书机构建立并发展起来。从历史发展角度看,这些机构的设立反映了( )
A. 三省六部制的形成与发展
B. 中权机构建设的逐步发展
C. 大一统国家的巩固与强化
D. 社会结构日益交化与更断
西周时,公、卿、大夫、士等爵号是贵族权势的等级符号,拥有爵级者构成了一个高贵的阶层。秦汉时期,平民能够以军功得爵,军功爵在秦与汉初造就了一个军功地主阶层。这一变化
A. 加强中央集权
B. 增强阶层流动性
C. 结束权力世袭制
D. 强化官僚等级秩序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不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给贵族作为封地,直接派行政官员去管理。该现象说明当时
A. 血缘宗族性组织体系逐渐解体
B. 土地制度变革
C. 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缓和
D. 郡县制度确立
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以下关于太学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汉武帝时期设立
B. 其教学主要内容是“四书五经”
C.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学校
D. 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