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573年,张居正下令提高六科监察职能,以六科督促六部,以六部督促诸司以及地方,...

1573年,张居正下令提高六科监察职能,以六科督促六部,以六部督促诸司以及地方,最后再由内阁直接控制六科,并实施随时考核、事事责成的稽查制度。这些措施

A. 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    B. 确立了内阁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

C. 缓解了土地兼并和政府财政危机    D. 加强了政府对官员的选拔

 

A 【解析】由“最后再由内阁直接控制六科”可知,最终权力集中到内阁,加强了中央集权,故A正确;内阁不是正规的国家最高行政机构,B错误;C与材料无关;材料与官员的选拔无关,排除D。 【名师点睛】 容易错选B,解题关键是明确内阁不是正规的国家最高行政机构,只是皇帝的侍从机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秦朝,三公九卿的官署在禁宫之内。东汉,尚书台被置于禁宫之内,三公九卿的官署被归于外朝请出了宫城。唐长安大明宫内,门下中书二省分列宣政门左右,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明清官署除了军机处均被移到紫禁城之外。以上变化表明

A. 家事与国事逐渐分离

B. 官制变化影响城市布局

C. 中央行政机构的完善

D. 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加强

 

查看答案

在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期间,程顿曾想干预其对唐太宗的“评价”,要求给予“篡名”,并从忠臣不事二主的角度要求否定魏征,但是干预没有成功。这反映了

A. 史学从经学中独立出来

B. 历史记录具有主观性

C. 司马光的著述真实可信

D. 理学无法影响史书的编撰

 

查看答案

622-661年,通过科举进士及第的共290人,其中贞观年间年平均录取9人,水徽、显庆年间年均录取14人。而当时全国九品及以上官员约5000人左右。据此可知当时

A. 进士科考最为显要

B. 门荫取仕仍是主流

C. 官僚制度日趋成熟

D. 冗官现象极为严重

 

查看答案

秦代承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汉朝设置中朝、尚书,魏晋南北朝的门下省与中书省等皇帝的秘书机构建立并发展起来。从历史发展角度看,这些机构的设立反映了(    )

A. 三省六部制的形成与发展

B. 中权机构建设的逐步发展

C. 大一统国家的巩固与强化

D. 社会结构日益交化与更断

 

查看答案

西周时,公、卿、大夫、士等爵号是贵族权势的等级符号,拥有爵级者构成了一个高贵的阶层。秦汉时期,平民能够以军功得爵,军功爵在秦与汉初造就了一个军功地主阶层。这一变化

A. 加强中央集权

B. 增强阶层流动性

C. 结束权力世袭制

D. 强化官僚等级秩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