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洪仁玕《资政新篇》建议:“兴各省新闻官。其官有职无权,性品诚实不阿者。官职不受众...

洪仁玕《资政新篇》建议:“兴各省新闻官。其官有职无权,性品诚实不阿者。官职不受众官节制,亦不节制众官,即赏罚亦不准众官褒贬。专收十八省及万方新闻篇有招牌图记者,以资圣鉴,则奸者股栗存诚,忠者清心可表,于是一念之善,一念之恶,难逃人心公议矣。”这反映了

A. 通过舆论强化对官员的监督

B. 允许民间新闻出版的自由

C. 开创中国人自办报刊的先河

D. 体现分权制衡的民主思想

 

A 【解析】据材料“兴各省新闻官……赏罚亦不准众官褒贬。专收十八省及万方新闻篇有招牌图记者……则奸者股栗存诚,忠者清心可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洪仁玕主张通过舆论强化对官员的监督,故A选项正确;材料主旨是说明舆论监督的作用,不是民间新闻出版的自由,故B选项错误;中国人自办报刊的先河在太平天国之前,故C选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分权制衡的民主思想,故D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时姓氏容易错选B或D选项,其原因在于姓氏混淆了“新闻出版的自由”与“新闻监督”的概念;没有正确认识“分权制衡”的思想内涵和表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573年,张居正下令提高六科监察职能,以六科督促六部,以六部督促诸司以及地方,最后再由内阁直接控制六科,并实施随时考核、事事责成的稽查制度。这些措施

A. 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    B. 确立了内阁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

C. 缓解了土地兼并和政府财政危机    D. 加强了政府对官员的选拔

 

查看答案

秦朝,三公九卿的官署在禁宫之内。东汉,尚书台被置于禁宫之内,三公九卿的官署被归于外朝请出了宫城。唐长安大明宫内,门下中书二省分列宣政门左右,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明清官署除了军机处均被移到紫禁城之外。以上变化表明

A. 家事与国事逐渐分离

B. 官制变化影响城市布局

C. 中央行政机构的完善

D. 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加强

 

查看答案

在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期间,程顿曾想干预其对唐太宗的“评价”,要求给予“篡名”,并从忠臣不事二主的角度要求否定魏征,但是干预没有成功。这反映了

A. 史学从经学中独立出来

B. 历史记录具有主观性

C. 司马光的著述真实可信

D. 理学无法影响史书的编撰

 

查看答案

622-661年,通过科举进士及第的共290人,其中贞观年间年平均录取9人,水徽、显庆年间年均录取14人。而当时全国九品及以上官员约5000人左右。据此可知当时

A. 进士科考最为显要

B. 门荫取仕仍是主流

C. 官僚制度日趋成熟

D. 冗官现象极为严重

 

查看答案

秦代承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汉朝设置中朝、尚书,魏晋南北朝的门下省与中书省等皇帝的秘书机构建立并发展起来。从历史发展角度看,这些机构的设立反映了(    )

A. 三省六部制的形成与发展

B. 中权机构建设的逐步发展

C. 大一统国家的巩固与强化

D. 社会结构日益交化与更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