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安史之乱后,刘晏对盐法进行了系统改革,“于出盐之乡置盐官,收盐户所煮之盐,转鬻于...

安史之乱后,刘晏对盐法进行了系统改革,“于出盐之乡置盐官,收盐户所煮之盐,转鬻于商人,任其所之。”盐商在盐司纳榷取盐后,在转卖过程中不再加税,对于各地所设的针对盐商的征取,“晏奏罢州县率税”。该盐法改革的目的是

A.盐业商运商销

B.减轻盐商税负

C.官商共利

D.盐铁官营

 

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刘晏对盐法改革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B两项是干扰选项,属于改革的措施,排除;D项不符合材料意思,排除;由材料“盐商在盐司纳榷取盐后,在转卖过程中不再加税,对于各地所设的针对盐商的征取”,可见刘晏对盐法改革的目的是要实现官商共利,故选C。 考点:历代改革·刘晏的盐法改革·刘晏的盐法改革措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学者指出,欧洲中世纪粮食的收获量通常是播种量的四倍,而云梦秦简材料则显示中国的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  )

A. 中国古代农业单产比欧洲高得多

B. 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领先世界

C. 中国古代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D. 欧洲中世纪的宗教黑暗统治妨碍其发展

 

查看答案

1969年6月,苏联领导人鼓吹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妄图孤立中国。7月底8月初,尼克松多次公开表示,美国不同意苏联关于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这反映出

A. 美苏冷战重点转向亚洲

B. 国际关系格局面临重大转变

C. 中国崛起影响美苏外交战略

D.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己出现

 

查看答案

帕尔默的《现代世界史》写道:“美国人实现了他们自己的人道主义动机,同时又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美国取得上述成果的措施客观上

A. 奠定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B. 把欧洲纳入美国的经济势力范围

C. 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D. 直接导致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钱穆曾提出:“就马克思理论而言,无产阶级亦必在资本主义社会下获得长期的高度训练,待其知识程度与组织能力达到一理想水准,才能脱颖而出,代替资本主义来掌握政权。”这最能够说明的是

A.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客观条件

B. 《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影响

C. 巴黎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

D. 二月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加试题:俾斯麦考虑的德意志型制度: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这种设想在1871年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最终促成了德意志新体制的形成。上述材料表明

A. 德意志政体融合了几大阶级之间的矛盾

B. 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C. 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在德意志创建

D. 君主立宪制最适合德意志统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