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7年,赫鲁晓夫把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把中央部所辖企业下放给经济行...

1957年,赫鲁晓夫把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把中央部所辖企业下放给经济行政区和地方管理;1961年,又把全国分为17个大经济区,设立国民经济工作协调和计划委员会直接领导;1963年,把105个经济行政区合并为47个,设立苏联部长会议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统一领导。由此可见,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A. 体制改革步子过大操之过急    B. 政府部门机构重叠职责不清

C. 计划管理体制得到一定削弱    D. 缺乏明确思路导致前后矛盾

 

D 【解析】从赫鲁晓夫的政策上来看,前期的政策与后期的政策矛盾,而且经常改变,说明他对改革没有明确的方向和思路,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改革步子过大的问题,反而是改革不够坚决和彻底;B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这一点;C选项没有明确材料的含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1—1927年,苏联本国生产的拖拉机(按功率计算)只占供应农业的全部拖拉机中的8.3%,从1933年起,苏联不再进口拖拉机,全部国产;1940年机械动力已占农业动力的77.7%。苏联粮食年平均产量在1925—1927年期间为7527万吨,一五期间为7360万吨,二五期间为7290万吨。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 斯大林模式不利于技术转化

B. 农业生产严重制约了工业化

C. 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进行经济封锁

D. 农业集体化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后至20世纪中期南方沿海某乡人口变动统计表(单位:人):

时期

迁出

他乡种田

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

出国从事工商业

1850—1879年

72

15

49

8

1880—1911年

156

0

118

38

1912—1939年

473

0

77

396

 

这反映了该地

A. 对外文化交流频繁

B. 手工业生产领域的社会分工日趋明显

C.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兴起并发展

D. 近代化进程影响到人们的经济活动

 

查看答案

有人统计过,在1872年到1913年之间,近代企业的创办人中地主占55.9%,商人占18.3%,买办占24.8%,而且“投资于近代企业的地主,大都有某种官僚身份,很多是二、三流的洋务派或洋务派的幕僚,绝少是大地主”。这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 民族工业对封建政府保持妥协性

B. 民族工业的结构和地区分布不协调

C. 民族工业所需的市场得到一定保障

D. 民族工业遇到严重资金困难

 

查看答案

为摆脱困境,国内同一工业部门的大生产者联合为一个“托拉斯”,即一个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产量,在彼此之间分配产量,并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但是这种托拉斯一遇到不景气的时候大部分就瓦解……可见,“托拉斯”的出现

A.有助于调节生产

B.实质是经济区域集团化

C.是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体现

D.借鉴了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的做法

 

查看答案

19世纪中叶,隐私成为英国中产阶级的重要家居观念。随着住房空间的增大,家庭中的个人独立领域与不同功能的空间开始出现,并强调“仆人必须与主人分开”。这说明当时英国

A. 资产阶级强调等级观念

B. 民生住房得到有效保障

C. 经济发展影响生活观念

D. 阶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