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 隋代和唐初 | 中唐及晚唐 |
北方 水利 | 水利建设遍及黄河流域及西北各地,西汉时期的水利工程几乎全部恢复,并修建了一些新的灌区。最突出的是引黄灌溉的成功和关中水利的恢复。关中的农田水利,虽然都是在前代基础上进行的恢复和改建,但渠系较前更密,这些工程大大提高了原有水利工程的灌溉能力 | 北方战乱,水利建设停滞,进而衰退。从天宝十四年(755年)以后的二十多年中,黄河流域几乎没有兴修新的水利工程,大量的水利工程失修或废弃,与此同时,很多地方人口急剧减少,幸存的一些水利工程灌溉能力也在下降 |
南方 水利 | 太湖地区大规模修筑湖堤和海塘,用以抵挡海潮和湖水的泛滥和侵袭,以土塘为主的南北海塘系统已初步形成,南方的灌溉工具除戽斗、桔槔、辘轳等继续使用外,还比较广泛地使用了水车 | 太湖流域、洞庭湖流域和鄱阳湖流域墓本上达到了水旱无忧、旱涝有收的目的。其中太湖地区在全国的粮食供应中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南方稻区,水库已得到了比较普遍的使用 |
——《隋唐五代时期的农业》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前后关联,史论结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春秋末期以前,是根据案情的轻重来判罪,虽然有成文的法律,但却是秘密的,并不公之于众。公元前536年,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将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公布于众,这是中国古代第一次公布法律。在子产公布法律23年后,晋国大臣赵鞅、荀寅将该国法典铸在铁鼎上公布于众,这是新势力在晋国取得政权后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铸刑鼎”公布法律,从形式上看,与先王“不为刑辟”的传统不符;从内容上看,与西周以来的“礼”相违背。因此,遭致叔向、孔子等人的抨击
——摘编自曾宪义《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
罗马建立共和国后,执掌法律(主要是不成文的习惯法)完全被贵族祭祀团所垄断。遇有讼争,法官徇情枉法,袒护贵族,平民备受欺凌;加上当时高利贷盛行,利率毫无限制,债务奴隶制使平民处于难以生存的境地。贵族的专横激起了平民的反抗,纷纷要求制定成文法。经过8年的激烈斗争,到公元前454年,贵族和平民互相让步,立法委员全部由贵族担任,但法律须经有平民参加的军伍大会通过才能生效。公元前451~450年……将制定的法律刻在板子上,公布于罗马广场,此即《十二铜表法》。
——摘编自周枏《罗马法原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郑国“铸刑书”的时代背景及其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平民通过《十二铜表法》获取的利益,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郑国“铸刑书”与《十二铜表法》所体现的政治斗争。
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先秦政治的历史论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言论 | 出处 |
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 | 左丘明《左传》 |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孔子整理《诗经》 |
三代以上,莫不分土而治也 | 欧阳修《新五代史》 |
A. 夏商周处于分裂状态
B. 古代文献可靠性不足
C. 西周实行分封制
D. 中国自古就建立了小农经济
英国学者托马斯·孟强调“在价值上,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必须比我们消费他们的要多”,要“把自己的金钱当做诱鸟放出去,一边把别人的金币引回来”。该观点反映的是英国
A. 新经济时代贸易特点
B. 资本积累的途径
C. 自由贸易观点终结
D. 殖民掠夺的野蛮
17世纪,荷兰政府对进口货物收取相当低的关税,而且实行完全的自由贸易,其安特卫普港口更成为欧洲商人和商品的集散中心。据此可知,当时荷兰
A. 积极开拓海外殖民地
B. 成为欧洲的贸易中心
C. 重视发展工业经济
D. 垄断了西方海外贸易
16世纪以后,经济关系的巨大变化已经使这类说教显得极为虚伪。这种变化的压力开始慢慢地修改着“商人从来得不到神的欢心”这一古老的断语,创造出“全世界只靠金钱和尘土来维持”这一箴言。这说明
A. 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宗教禁欲观
B. 商业与宗教的关系开始淡薄
C. 地主阶级要求掌握更多政治权利
D. 新航路开辟推动了宗教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