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了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词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是针对
A. 思想观念
B. 军事技术
C. 经济方式
D. 教育制度
康有为借助经学外衣和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则把斗争矛头直指孔教,两者说明的共同问题是
A. 儒家思想已不适应时代需要,成为革命对象
B. 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
C. 儒家学说倡导社会变革,成为维新派维新变法的有力工具
D. 儒家思想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
郑观应曾作出了这样的论述,“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其论述( )
A. 指出了学习西方的重要性
B. 揭示了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
C. 触及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
D. 反映了知识阶层改造传统思想的迫切愿望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A. 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的意识
B. 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C. 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的主张
D. 辛亥革命的民主共和的思想
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国际性的发明,瓦特的改良给它加上了一个分离的冷凝器,这就使蒸汽机在原则上达到了现在的水平。”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直接影响是
A. 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B. 促进了英国制造工业的发展
C. 结束了英国工场手工业时代
D. 突破自然条件对工厂的限制
19世纪,某个理论提出后,有人认为“大自然不再是平和协调的了,它是一个斗争的场所,即‘牙齿和爪子里血腥的大自然’”该理论是
A. 达尔文进化论
B. 自然权利学说
C. 电磁感应理论
D. 科学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