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成《唐律疏议》...

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成《唐律疏议》,后来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这一变化表明

A. 儒学理念渐趋法制化

B. 独尊儒术已成定势

C. 文官阶层主导立法

D. 仁政思想等同于法律

 

A 【解析】董仲舒、长孙无忌用儒家学说来补充和解释法律,这也就说明了儒学理念趋向于法制化,所以答案选A,排除B。材料只涉及到董仲舒和长孙无忌,并不能代表所有的文官阶层,所以排除C;D说法太绝对了,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国语•鲁语上》中记载:“夫宗庙之有昭穆(父曰昭,子曰穆)也,以次世之长幼,而等胄之亲疏也。”材料主要反映了

A. 分封制的影响

B. 宗法制的影响

C. 郡县制的影响

D. 举制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鉴于台湾地位的重要性,刘铭传建议立台湾为行省,得旨允准。光绪十一年(1885年),台湾建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他在台六年,励精图治,功勋卓著。刘铭传初到台湾时,生番土著“窟穴”,盗贼出没其间,时常侵扰百姓;而大户藉着治安之名趁机敛财招募壮丁,“抗官吏,赋税不以时至”。铭传恩威并施,亲督将吏剿抚,后诸番皆臣服归化。后又丈量田亩,视地亩肥瘠订立课赋标准,又创茶盐、金、漾、樟脑之税,台湾府库“始岁入九十万,后至三百万”,结束了仰赖福建财政支援的历史。刘铭传“以兴造铁道为纲纽,辅之以电线、邮政”,在台“辟巨道七百里以通南北”。他还筑炮台、购火器,设军械局、水雷学堂等,“台防益因”。

——摘编自王树拐《刘铭传传》等

(1)根据材料,概括刘铭传治理台湾的主要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铭传对台湾发展的作用。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战后,和平主义思潮在日本社会文化中占主流地位,《每日新闻》在1946年的民意调查显示。认为“放弃战争条款是必要的”的人高达70%。1949年4月,以民主同盟、全日本行业工会议会等社会团体为中心,发起有组织的“拥护和平大会”。1951年7月,全国性政治团体“日本推进和平国民会议”,提出保卫和平宪法、反对美国军事基地、反对缔结军事协定等和平主张。50年代出现了反对美军基地的斗争,高潮是1960年反对“新日美安保条约”的国民运动。1955年8月,广岛召开第一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9月,日本成立全民性的反对核武器团体“禁止原子弹氢弹协议会”。受其压力,1956年国会众参两院通过了“要求禁止核试验决议案”。在文学艺术方面也出现了不少反思战争、追求和平的作品。例如描述原子弹轰炸灾难的小说《长崎的钟》、《横尸遍野的城市》、《夏之花》等。但另一方面,文部省修订中小学《学习指导要纲》,指导将战前日本的对外“侵略”全部改写为“进入”,此外,有关“731部队”、随军慰安妇、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等战争罪行也逐渐在教科书中消失。

——摘编自王新生《日本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的得失》

(1)根据材料,概括二战后日本和平主义运动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日本和平主义思潮的认识。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政治势力登上历史舞台。1912年将清朝学部更名为教育部,统管全国的教育工作,蔡元培为第一任教育总长。2月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发展之意见》,意见指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和,尊孔与信教自由相悖”,应该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作为新的教育宗旨。在我国率先提出德智体美四育思想,这为民国初期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1912年9月,北京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令》(史称“壬子学制”),在新学制下,分为三段四级。即初等教育(2级)、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其中又包括普通教育、实业教育和师范教育三种不同系统。壬子学制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教育体系初步建立。

——选自《民国初期的教育》(有删改)

(1)依据材料,概括民国初期教育改革的特点。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期教育改革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序号

时间

历史资料

明万历年间

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

清初

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

康熙六年(1667)

苏州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中世纪晚期

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

16世纪初

英国纽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佣了1140名工人,其中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

1700年

英国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英】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

选取相关资料,围绕“手工业的发展与近代化”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述。(说明:可进行必要的补充,再加以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据充分、史实准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