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创作有两个异常鲜明的走向,一是对市井社会为中心的“世情”的揭示较以往有较大开拓;一是对以知识阶层为中心的“性情”世界的抒发有所强化,后者主要源自文人自身的精神诉求。这些文艺创作的新走向应该同时出现于( )
A. 先秦 B. 秦汉 C. 隋唐 D. 明清
有学者认为,科学的进步应具备的条件之一就是“闲暇”,不为生活而奔彼。而中国古代生活上有保障的富人不屑于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真正从事这一工作的人是工匠、失意的文人。按该学者的理解,古代科技存在的不足是( )
A. 社会环境相对紧张 B. 知识阶层的贫困化
C. 主流意识认识不足 D. 生产力发层较落后
下图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局部,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包括( )
①汉代的字体②汉代的书写材料③汉代的书法特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这位诗人应该是
A. 杜牧
B. 孟浩然
C. 杜甫
D. 白居易
大多数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全面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积极倡导一种新的思想,试图为社会提供一种新的价值导向。这种“新的价值导向”最有可能是
A. 民主科学,人文启蒙
B. 考据训诂,追求本真
C. 经世致用,实事求是
D. 精神修养,理想人格
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
A. 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 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C. 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 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