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撰写《共产党宣言》时,预言资本主义已以穷途末路,死期临近。但是过了近半个世纪.恩格斯在生前最后一篇文章中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写道,过去的判断“是不对的,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木主义还有很强的“扩展能力”。符合恩格斯这一论断的是
A. 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B.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原因
C.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D. 俄国七月事件后,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
蒋介石认为中共某一军事举动“东可威胁京畿(指南京),西可威胁武汉,南可阻碍长江运输,在战略上对于国民政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顾虑”。此军事举动
A. 扭转了解放战争的态势
B. 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
C. 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
D.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
1938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周刊连续发表文章,总结七年来党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的经验教训,其根本经验的第一条便是“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裂则败,联合则胜’,成为铁一般的定律”。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东北抗日斗争经验教训的第一次尝试。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①总结全面抗战的经验教训
②在东北地区长期坚持抗日斗争
③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准备
④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中共在1926年提出,“中国的革命,工人固然占着领导的地位,然非取得更广大的农民群众起来参加,不会成功。全国农民现已走到一个准备暴动的时期,所需要的就是我们去组织”。这表明中共
A. 把发动农民当作当时的中心工作
B. 认识到了国民党右派的分裂倾向
C. 准备发动农民运动配合北伐战争
D. 开始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其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
A. 立法服从于政治 B. 行政服从于司法
C. 从人治走向法治 D. 民主政体臻于完善
某学者称:“中国几千年来未有真正之外交机构,却在外来屈辱中实现了外交的真正转型。”这一转型指的是
A. 清政府被迫划定租借 B.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D. 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