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政治妥协是人类社会中一种常见的政治现象,是冲突双方通过政治谈判、协商等方式互相作...

政治妥协是人类社会中一种常见的政治现象,是冲突双方通过政治谈判、协商等方式互相作出让步,以缓解矛盾并达成共识的一种行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与古罗马是如何实践伊壁鸠鲁的主张。 

(2)近代欧美国家在确立民主制度的过程中也充分体现了妥协。请结合美、法两国的史实说明这一观点。 

 

材料二 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即便是对内部的改良力量也压制打压,直到那些疥癣之疾发展成为心腹之患,逼得在朝与在野的双方兵戎相见。以至于有人说我们的历史上只有成功的改朝换代,却鲜有成功的改良鼎新,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制度创新。 

——卢伟《懂得妥协很重要》 

(3)概括材料二的观点。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史实说明。

 

(1)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方式是民主改革(梭伦、克里斯提尼);民主运作的方式反映了各种力量的妥协。古罗马:《十二铜表法》是贵族和平民的妥协;罗马法的不断完善(或写万民法)是各种力量调和的结果。  (2)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由邦联变成联邦制,体现中央和地方的妥协。法国:通过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共和政体,体现君主派和共和派的妥协。  (3)观点:中国缺乏妥协传统;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打压改革力量;中国不善于制度创新。 赞同:国民大革命采用暴力革命形式;国共十年对峙;抗战胜利后,内战全面爆发。 不赞同:国共两党进行了两次合作;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进行了重庆谈判;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 【解析】(1)根据材料一“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可知其强调的是通过妥协、协商的方式建立起民主制度,《十二铜表法》、罗马法的不断完善均是其具体体现。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由邦联变成联邦制,体现中央和地方的妥协;法国:通过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共和政体,体现君主派和共和派的妥协。 (3)根据材料三“以至于有人说我们的历史上只有成功的改朝换代,却鲜有成功的改良鼎新,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制度创新”及其注解卢伟《懂得妥协很重要》,可以概括出其观点。不赞同可结合国民大革命、国共十年对峙、内战全面爆发等史实说明;赞同可结合国共两党进行了两次合作,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进行了重庆谈判,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说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1)依据材料一,说明“天下之变局”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

材料二  华盛顿在给麦迪逊的一封信中曾说“13个主权国家你争我夺,都在使劲拽邦联的脑袋,很快就会全部崩陷;而惟有一部自由的生气蓬勃的宪法,对防止侵犯权益的行为予以很好的保障和密切注视,才能恢复我们尊荣的地位和成果。”汉密尔顿说,“不完美之人”不能制造出“完美之物”,美国宪法是一个集体讨论制定的多种意见的混合物,它必然既混杂着一些良知和智慧,也混杂着一些错误和偏见。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一部自由的生气蓬勃的宪法”制定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部宪法中“良知和智慧”与“错误和偏见”的表现。

材料三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3)材料三中的“仿制品”指什么?对于“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你是怎么理解的?

 

查看答案

马克思、恩格斯撰写《共产党宣言》时,预言资本主义已以穷途末路,死期临近。但是过了近半个世纪.恩格斯在生前最后一篇文章中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写道,过去的判断“是不对的,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木主义还有很强的“扩展能力”。符合恩格斯这一论断的是

A. 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B.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原因

C.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D. 俄国七月事件后,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

 

查看答案

蒋介石认为中共某一军事举动“东可威胁京畿(指南京),西可威胁武汉,南可阻碍长江运输,在战略上对于国民政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顾虑”。此军事举动

A. 扭转了解放战争的态势

B. 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

C. 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

D.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

 

查看答案

1938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周刊连续发表文章,总结七年来党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的经验教训,其根本经验的第一条便是“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裂则败,联合则胜’,成为铁一般的定律”。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东北抗日斗争经验教训的第一次尝试。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①总结全面抗战的经验教训

②在东北地区长期坚持抗日斗争

③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准备

④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中共在1926年提出,“中国的革命,工人固然占着领导的地位,然非取得更广大的农民群众起来参加,不会成功。全国农民现已走到一个准备暴动的时期,所需要的就是我们去组织”。这表明中共

A. 把发动农民当作当时的中心工作

B. 认识到了国民党右派的分裂倾向

C. 准备发动农民运动配合北伐战争

D. 开始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