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是加速农业现代化和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

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是加速农业现代化和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英国圈地运动进入第二次高潮(见下表)。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集约式耕作使独立经营的连成片的大农场成为迫切的需要。农业产量的增加和粮食上涨,使农场变成牧场的趋势减缓,而农场所需的劳动力比牧场多。同时城市逐渐兴起,工场和工厂的发展,吸收了被逐出土地的农民,这些因素都使圈地运动的阻力大大减小了,最终完成了圈地运动。

18~19世纪英国圈地运动表

年份项目

1760年以前

1761~1796年

1797~1820年

发布圈地法令

208项

1482项

1727项

圈占农民土地

310000英亩

1830000英亩

 

 

 

——改编自杨民《土地改革与工业化的相互作用》

材料二20世纪20~30年代,在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绝大多数农户加入集体农庄,形成了集体农庄经济制度。农庄是国家直接支配的经济单位,其播种结构、播种面积、单产量、总产量、牧畜种类数量、农艺措施以及农蓄产品的分配等各项指标,都由国家决定。为保证工业化所需资金,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农庄义务交售的产品价格与成本之比为:粮食13.2%,土豆7.5%,牛肉5%。与此相对应的是严峻的农业形势;1953年的人均粮食和肉类的产量只有432公斤和30公斤,比革命前1913年的540公斤和31.4公斤还要低。

——吕奔《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研究(1927~1939)》

材料三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在那些已经使用机械生产的中国平原地区显然是倒退。因为单干就要废弃机耕,实行畜耕和人耕,而农业现代化的表现就是耕作机械化。但是,人少地多,干部分配不公,农民宁愿出力出汗也愿意分田到户。“从机耕到人耕,确实令人感到可笑,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却高涨起来了。他们不惜出力出汗,也要把地种好,为了能畜耕,他们自动地互相换地,然后或一家买牲口,或两三家合买牲口,一时牲口的价值猛涨。”

——摘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圈地运动”的有利因素。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与英国相比,苏联在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方面有何显著特点?

(3)概述材料三中关于“分田到户、包产到户”的两种观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农村土地开发利用的认识。

 

(1)因素: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圈地法令的颁布;农业技术的进步(集约式大农场的推动等);工业革命的进行。 (2)特点:建立集体农庄,发展公有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牺牲农业发展工业(提供资金原料等)。 (3)观点一:“包产到户”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观点二:“包产到户”限制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 (4)认识: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是加速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在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生产关系调整要适应生产力。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的是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概况,旨在考查归纳、概括材料,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紧扣材料信息“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同时城市逐渐兴起,工场和工厂的发展”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认知,重点把握到以下方面:政治上,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经济上,圈地法令的颁布、农业技术的进步、工业革命的开展等。 (2)本问考查的是苏联“斯大林模式”——农业集体化道路。审题的时候,要注意明确题干“与英国相比”要求,避免笼统地直接归纳、概括材料信息而得出答案。紧扣材料二信息“在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绝大多数农户加入集体农庄”、“为保证工业化所需资金,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等,与材料一信息相比,重点把握到以下“特点”:建立集体农庄、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等。 (3)本问考查的是关于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同观点,旨在考查归纳、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紧扣材料三信息“人少地多,干部分配不公,农民宁愿出力出汗也愿意分田到户”、“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却高涨起来了”,不难把握到第一种观点,即持肯定态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紧扣材料三信息“单干就要废弃机耕,实行畜耕和人耕,而农业现代化的表现就是耕作机械化”、“在那些已经使用机械生产的中国平原地区显然是倒退”,不难把握到第二种观点,即持否定态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限制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 (4)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农村土地开发利用的认识,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问属于开放性题型设问,没有标准答案。正确解答本问,要注意从宏观上把握三则材料信息,分析、认知,把握到材料总体立意。可以围绕以下方面展开: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是加速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要注意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生产关系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其它答案言之有亦可。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概况及影响;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概况及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学家指出:“在罗马法中很普遍的一个观点是:虽然奴隶制度是一种合法的社会制度,但它是和‘本性’相矛盾的。”这里的“本性”主要指

A. 自然法

B. 习惯法

C. 公民法

D. 万民法

 

查看答案

中世纪教会倡导“日月说”:教权是太阳,皇权是月亮,月亮依附于太阳。但丁提出“两个太阳说”:教权是一个太阳,皇权也是一个太阳。他们分工不同,教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精神的世界,皇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现实的世界,他们起着不同的领导作用。但丁本意在于

A. 坚持教权的至高无上

B. 厘清王权与教权职责

C. 阐述王权与教权平等

D. 弱化教权并强化王权

 

查看答案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根据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水德代周而行”的论断,认为秦灭周,得水德,尚黑,并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符合水德要求的改革,遂成为邹衍“五德终始说”的第一个实践者。材料本质上说明秦始皇

A. 强调其统治的合法性

B. 提倡君权神授的理论

C. 信奉阴阳五行的学说

D. 遵循以德治国的思想

 

查看答案

战国以前,只有贵族才有姓有氏有名。战国以后,姓与氏合一,平民也得姓,百姓遂成为民众的通称。这一变化

A. 有利于郡县制的推行

B. 构成民主思想的雏形

C. 加速公民社会的形成

D. 推动儒家思想的传播

 

查看答案

在中华法系中,与商业有关的民事法律得不到充分发展,重视公权益即国家利益,被看作是天经地义的,私权益即庶民个人利益,却得不到应有重视。材料表明中华法系

A. 重视维护君主专制

B. 基于小农经济和宗族社会

C. 维护商品经济秩序

D. 侧重协调人与人的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