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理性的,(它)反对任何迷信以至超自然的宗教。”对这句话中的“理性”的理解最贴切的是( )
A. 儒家关注人事人伦而敬远鬼神
B. 儒家崇尚理性而讲求民主民权
C. 儒家重视自然科学和自然规律
D. 儒家思想始终排斥佛教道教思想
“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 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 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 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 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战国时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此话反映的是
A. 儒家的思想
B. 道家的思想
C. 法家的思想
D. 墨家的思想
条件一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
A. “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B. 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
C. 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 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
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某学派主张积极救世,做事讲求道德;另一学派以其超凡脱俗、自在生活的美感和灵性弥补了前一学派的缺陷。该学者评述的是
A. 儒家、道家
B. 儒家、墨家
C. 法家、儒家
D. 法家、墨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下表是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1840-1842年 |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 |
19世纪40年代起 | 开眼看世界 |
19世纪60〜90年代 | 洋务运动 |
19世纪60~70年代 | 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形成 |
1894〜1895年 |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签订 |
19世纪90年代 |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
1898年 | 戊戌变法 |
1901年 | 《辛丑条约》签订 |
1911年10月10日 | 武昌起义 |
1912年 | 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 |
1915年 | 开始新文化运动 |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内容,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