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儒学自身发展来看,理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或者儒学复兴运动,它所强调的义理之学,是对汉唐儒学的一种反动。理学的“反动”是指
A. 强化三纲五常的教化作用 B. 从神权政治转向伦理道德
C. 注重强化封建神学思想 D. 束缚人的思想和压制人性
三国时期,官学一撅不振,家庭教育模式兴盛。王昶要求子孙“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诸葛亮也在《诫子书》中提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些家庭教育观,可以反映出当时
A. 儒家思想日益衰落 B. “贵儒”又“尊道”
C. 传统文化走向断裂 D. 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圣人所能者,夫妇之不肖可以与能,勿不视世间之夫妇为。……妇之不能者,则虽圣人亦必不能,勿高视一切圣人为也。”最有可能说这种言论的思想家是
A. 孟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李贽
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上述材料表明
A. 朱熹主张恢复三代制度
B. 李贽与梁启超谭嗣同主张民权共和
C. 王阳明思想主观激进
D. 黄宗羲为晚清思想巨变奠定基础
《三国志》记载,曲周县一个农民因自己的父亲生病,便杀牛进行祭祀,祈祷其父可以痊愈,结果被县令判了死刑。而太守陈矫却认为,此人是真正的孝子,于是特意上表请求赦免他。这说明当时
A. 儒家文化影响行政管理
B. 孝悌观念已被普遍接受
C. 地方权力过大不便管理
D. 政府对农业重视程度不够
王莽建立新朝取代西汉,仅遭到朝野人士的零星反对;东汉末年既有割据一方的豪强,更有权势滔天的权臣,却大都不敢称帝。东汉末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权臣豪强对中央集权的畏惧
B. 当时社会对君权神授的尊崇
C. 儒学忠君思想进一步理论化
D. 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