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初的任官和军功、任子、赀选等紧密相关。任子制是享二千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初的任官和军功、任子、赀选等紧密相关。任子制是享二千石(郡太守等)以上官员,任满三年,可以保举其子弟中的一人做官的制度。赀选制是凭资产资格做官的制度。汉高祖十一年二月诏是察举制的先声,以后逐渐成形、发展,察举的科目渐多,至汉武帝时经董仲舒建议,察举开始制度化,察举的科目以孝廉、秀才为主。由州、郡长官推荐孝廉、秀才的人选,而州郡的察举又是基于县、乡、里的推荐,即人们所说的“乡举里选”。东汉以后,察举的对象还要经过考试,并有年龄限制。这种自下而上,以举荐为主、考试为辅的选官制度,与世卿世禄、任子与赀选相比,是历史的进步。

材料二今立中立,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绝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者削下,兴者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愚臣以为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四五《刘毅传》

材料三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孙中山

材料四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的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汉代选官用官的主要方式是什么?依据有哪些?主要特点是什么?

(2)概括材料二中的主要观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先生对科举制的看法。

(4)据材料四和明清相关史实说明,君主专制的强化不能简单地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说明“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采取了哪些典型措施?

 

(1)方式:察举制。依据:军功、门第、财产和他人举荐。特点:自下而上推荐人才。 (2)观点:在九品中正制下,中正官在选拔官员时会徇私舞弊,难以选拔出真正有用的人才,因而主张废除九品中正制。 (3)看法举制取代荐举制,以考试成绩为选官的标准,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4)史实:①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②为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 措施:①明朝废丞相、设内阁;②清朝设军机处。 【解析】依据材料一中“察举又是基于县、乡、里的推荐”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任官和军功、任子、赀选”回答;第三小问依据材料从自下而上来归纳。 依据材料二中“。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愚臣以为罢中正,除九品”归纳回答。 依据材料三中“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的信息归纳回答。 第一小问结合明清时期史实从政治和经济角度说明;第二小问史实从明清君主专制加强措施角度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2周年。有人指出,抗日战争是以惨痛的代价为民主革命作奠基石的。这块“奠基石”主要是指

A. 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B.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 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

D. 壮大了人民民主的力量

 

查看答案

下列作品中,反映八路军参加正面战场抗战的是

A. 《血战台儿庄》

B. 《千古奇冤:皖南事变始末》

C. 《百团大战始末》

D. 《血色雄关:太原会战纪实》

 

查看答案

从下列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局部)中,你能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年代

1937

1938

1941

1942

阵亡人数

125130

249213

144951

87719

 

 

A. 正面战场始终是抗击侵华日军主力

B. 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C. 国民党是领导抗战的核心力量

D. 国民党军队对抗战有重大贡献

 

查看答案

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反映了

A. 清政府安抚政策的结果

B. 义和团对中外反动派的正确认识

C. 当时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尖锐

D. 当时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矛盾尖锐

 

查看答案

《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中法马尾海战

C. 中日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