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费孝通曾经讲了一句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对“君子和而不同”的极好的阐释。下列能够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A.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B.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C. 乾隆时期的文化专制 D. 21世纪初美国单边主义
1946年,千家驹在评价《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时说:“这种互惠是一种狼与羊的互惠。狼对羊说,你可以咬我一口,我也只要咬你一口,这不是‘平等,‘互惠’之至吗?”千家驹旨在强调
A. 战后国际经济制度化不利于自由贸易
B. 关贸总协定有助于实现国际贸易自由
C. 后发国家对国际经济合理秩序的需求
D. 平等互惠是战后世界遵循的共同原则
某抗日将领在前线见闻录中写到:“日军南北夹攻,板垣、矶谷两个师团约五万人集结,战略意图在于徐州。……是役敌死伤一万一千多人,遂告成中外闻名的大捷”。这次“大捷”发生在
A. 河北
B. 山东
C. 江苏
D. 山西
“九一八”事变之后,《再生杂质》、《复兴月刊》等一些以“民族!复兴”为宗旨的刊物相继创刊,以探讨民族复兴为主要内容的书籍相继出版,知识界就“中华民族复兴”的有关问题纷纷发表文章,各抒己见。这揭示出中国近代民族复兴意识
A. 主要出现在近代出版界和知识界
B. 在社会不同领域存在严重分歧
C. 因民族危机加深而成为社会思潮
D. 推动了民族复兴实践的新发展
李明海在《偶然与理想:新文化运动的早夭》中认为:以自由主义为灵魂的新文化运动,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其社会思潮的主流地位就“早夭”给了“政党革命”。由此可知
A. 中国知识分子没有真正参透自由主义
B. 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
C. 新文化运动暴露了诸多弊端
D. 民主革命浪潮风起云涌
1904年,(清政府)商部颁布《商会简明章程》之后,全国各地大中城市纷纷设立商会;到1911年,各省市共设总商会34个,商会,616个.商会的大量出现反映了
A.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B. 中国工商社团的近代化已基本完成
C. 清政府鼓励实业同新的经济形式并轨 D. 工商业资产阶级群体意识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