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云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览窜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则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谈迁《国榷》

材料三:“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国史新论》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制度及其作用

(2)根据上述材料的结合所学,简述我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分别是什么。

(3)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1)制度:三省六部制 作用:①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②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③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④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2)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 一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其趋势是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二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其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丞相制度被废除。 (3)明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明成祖在位,设内阁。 清康熙帝时,设南书房;雍正帝时,设军机处。 【解析】(1)制度:由“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付门下”“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可知是三省六部制。作用: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三省六部制的作用即可。 (2)本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央集权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皇权之上;根据材料一中图一和材料二可以得出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发展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终被废除;从材料一图二的行省制度可以看出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其趋势是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3)由“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结合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史实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选举二》

材料三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重要选官制度选官主要标准的演变。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及作用。

 

查看答案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政治文明发展史,古代的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王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已而,封诸侯,班赐宗彝,作《分殷之器物》.

                                            ﹣﹣(西汉)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材料三  方今郡县之敝已极,而无圣人出焉,尚一一仍其故事,此民生之所以日贫,中国之所以日弱,而日益趋于乱也,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故主张)使县令得私其百里之地,则县之人民皆其子姓,县之土地皆其田畴,县之城郭皆其藩垣,县之仓廪城郭皆其仓廪。

                                                           ﹣﹣顾炎

(1)根据材料一说出统治者实行某种地方行政制度的主要作用。为了加强实行该制度所形成的统治秩序,统治者还推行了什么重要的配套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图中所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以及该管理方式带来的主要危害。

(3)材料三中顾炎武认为郡县制存在哪些弊端?他认为可行的解决途径是什么?

 

查看答案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 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查看答案

克里斯提尼改革打破血缘关系的最主要措施是(  )

A. 按地域划分部落    B. 设立五百人会议

C. 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D. 向男性公民开放官职

 

查看答案

《周礼》记载:两人见面,如果推手位置偏下,表示没有亲属关系;推手位置偏高,一定是同族本家人;推手位置适中,是有婚姻关系的异姓人。这种见面的礼节反映了

A. 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    B. 礼乐制与宗法制相辅相成

C. 礼乐制度的复杂繁琐    D. 见面的礼节决定血缘亲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