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公益慈善事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发展是国际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关系大多数...

公益慈善事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发展是国际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关系大多数社会成员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古代公益慈善组织的宗旨里包含着倡导仁义和发扬仁义的内容,墨、道等学派对于公益慈善行为也提出过深刻见解,佛、道等宗教教义包含丰富的劝人积德行善的观点和言论。公益慈善事业主要附着在宗族家族和放大了的宗族家族——国家、行会、商会、会馆组织等身上,宗教机构、教育机构、专门慈善机构和个人为其补充,政府在公益募捐方面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公益募捐主要通过官府文告、聚会讲演和私人交流等方式进行,基本局限于灾荒救济、恤幼养老、兴建公共建筑、发展教育等方面。我国一向缺少与公益募捐法律关系相适应的成文法律规范,主要由道德、风俗习惯和民间法调整。

——摘编自李永军《我国古代公益募捐事业若干问题研究》

材料二

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做出妥善的安排;同时,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保险局;提高收入;以及其他诸项目的。

——(美国)社会保险法(1935年8月)

材料三

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1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里根上台后,……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

——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一一从罗斯福到里棍》

材料四 前苏联的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两部分组成。政府和企业缴纳保险费,公民则免费享受社会保障权利。

——汪宁《苏联社会保障对象的界定及其理论依据》

(1)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公益募捐事业发展的特点。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颁布《社会保险法》的目的是什么?结合二战后相关史实说明其影响。

(3)据材料三、四指出,苏联社会保障与里根时代美国社会保障在内容方面的主要差异,并说明造成这种差异的体制因素。

 

(1) 特点: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兼有墨、道、宗教、宗法思想等;以政府为主导的多种公益慈善主体并存;募捐方式相对单一;公益范围较为狭窄;缺乏法律规范。 (2)目的: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影响:为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福利国家”提供范例。 (3)差异: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不同:前者完全来自政府;后者则由政府、私人(雇主和工人)共同承担。 原因:苏联实行的是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体制,美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试题分析: 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回答时注意结合材料“……倡导仁义和发扬仁义的内容,墨、道等学派……佛、道等宗教教义包含丰富的劝人积德行善的观点和言论。……政府在公益募捐方面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公益募捐主要通过官府文告、聚会讲演和私人交流等方式进行,基本局限于灾荒救济、恤幼养老、兴建公共建筑、发展教育等方面。我国一向缺少与公益募捐法律关系相适应的成文法律规范,主要由道德、风俗习惯和民间法调整”归纳总结。 第(2)问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分析出美国颁布《社会保险法》的目的旨在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增进公共福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这一做法为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福利国家”提供范例。 第(3)问分析材料三、四,前苏联社会保障与里根时代美国社会保障在内容方面的主要差异在资金的来源上,前苏联来自政府;美国则由政府和私人共同承担。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两国的社会制度不同,前苏联实行的是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体制,美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制。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变化•认识;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社会保险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尽管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美国仍是二战唯一真正的胜利者。正是在这种实力悬殊的背景下,美国取代了英国的地位,并着手在大英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被称为“美国治理下的和平”的国际新秩序。相应地,二战后美国外交战略出现了重大转变,从传统的不卷入政策转变为国际主义。

实力的增长也导致美国的野心日益膨胀。在设计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时,美国的决策者意识到苏联将是主要障碍。为了阻止共产主义扩张,美国也冒险打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几场“热战”,并为此付出代价。此外,美国还或秘密或公开地支持美国认为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众多国家,包括危地马拉、伊朗、古巴、刚果、智利、安哥拉、格林纳达和阿富汗。为了支持这些自称反共的独裁者,美国的政策背弃了美国外交战略的初衷,迫使这些国家的精英走上反美的道路,这也玷污了美国作为“自由世界”领袖的国际声誉。

尽管如此,“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整体上还是成功的。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冷战”结束时,苏联解体,美国则在世界上独占鳌头。

——梅仁毅等《美国是如何把握战略机遇期的——基于关键时刻外交关系政策的分析》

(1)根据材料,概括二战后美国外交政策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带来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初期,中国领导人把前20年(1957~1977年)经济发展的失败归咎于当时思想激进的“左”倾经济战略和政策,因此改革最初目标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以完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发展“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坚持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共同发展”,还首次明确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这标志着中国全面和系统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以农村改革为重点转向以城市改革为重点;同时也标志着中国领导人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念、理论以及目标模式有了重大的突破。这也为198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提供了一个中间过渡模式,到90年代初,已经形成“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机制。这就为90年代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不仅脱离计划经济体制,而且引入市场经济机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并没有宏大的预先设计,而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铺就了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轨道。

——摘编自胡鞍钢《邓小平时代——中国改革开放》

材料二

二战中,国家干预保障了英国社会经济稳定,人民营养平均水平甚至还有提高,国家干预在英国人头脑中扎了根。1945年,“社会主义”政党工党执政,他们颁布《国民保险法》《国民医疗服务法》,实行银行、交通、能源等部门的国有化。保守党执政后也奉行相应政策,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并存,国家“计划“引导和市场自由竞争结合。但是,60年代下半叶开始,出现日益严重的“英国病”,即一方面发展停滞,另一方面物价飞涨。70年代经济不断下滑,失业增加,罢工浪潮活跃。1979年,保守党撒切尔夫人上台,采取货币主义思想,开始大刀阔斧改革,一是私有化,将许多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二是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抑制通货膨胀;三是削减各种福利开支,减少政府补贴;四是打击工会力量,限制罢工。在经历短暂的低谷后,英国80年代经济增长率超过了欧美平均水平,失业率持续下降,保守党连续执政达十八年。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后经济体制改革变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英国两次经济改革的基本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归纳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中英两国经济改革的共同之处。

 

查看答案

下面资料出自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查看答案

李贽著有《焚书》《藏书》等多种著作。《焚书》的起名是他认为将来这些著作定会遭到焚毁。《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他的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见解“与世不相入”,只能“藏之后世”。李贽通过这些著作

A. 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

B. 大力宣扬道学思想

C. 大力宣扬程朱理学观点

D. 对佛家学说提出质疑

 

查看答案

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他用变形、扭曲和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造型抽象,表现了痛苦、受难和兽性,表达了支离破碎的感觉。文中他的作品是

A. 《石工》

B. 《格尔尼卡》

C. 《日出·印象》

D. 《自由引导人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