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

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二(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三贫若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四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

——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

材料五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等,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

——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1)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四,概括梁启超对科举选才的基本看法。分析梁启超上述议论的目的。

(4)在近代,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而在中国却难逃被废除的命运。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

 

(1)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 (2)被西方国家借鉴;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3)看法举制层层精选人才;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所选人才缺乏实际治国能力。目的:改革科举制,培养实用人才,挽救民族危机。 (4)西方:用考试方式选才,体现公平择优,符合西方平等观念。中国:八股取士束缚思想;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近代工业发展和近代学堂创办。 【解析】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依据材料中一“从材料一“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说明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说明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便可以得出问题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归纳出科举制被西方国家借鉴,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科举制的影响。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第一小问看法依据材料四中“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有效信息不难回答;第二小问目的要结合19世纪末中国的民族危机和实现国家富强对人才的需求回答。 (4)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本问题从题目给出的角度进行评述,在回答时要侧重于评述科举制度在近代中西方不同命运的“原因”,从“股取士束缚思想、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近代工业发展和近代学堂创办以及科举考试南移适应近代实用人才培养和选拔的需要”角度思考回答。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科举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日本侵华期间,在占领区设立许多制造毒气的工厂或化学武器装配厂,先后一千余次使用了糜烂性毒剂和窒息性毒剂化学弹,杀害了许许多多中国军民。下列反映这方面历史真相的证据中,最具说服力的是

A. 当年受害者的口述材料

B. 历史专著或受害者后代的描述

C. 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 现存遗迹与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

 

查看答案

计量史学就是运用数学方法来研究历史事物的数量关系,实现对历史变化、发展及运行规律的分析。导致下图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日益加强

B.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

C.中央苏区面积扩大、人口增长

D.日本侵华战争的破坏

 

查看答案

聂荣臻曾经夸赞某次大规模战役:“是一个主动的进攻战役,使日军在华北的主要铁路、公路受到广泛破坏,井陉煤矿被彻底破坏,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治安肃正’‘以战养战’等阴谋计划。”此次大规模战役指的是

A台儿庄战役

B.淞沪会战

C.平型关大捷

D.百团大战

 

查看答案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1927年国共分裂以后,……毛泽东所采取的非正统做法令他处在与莫斯科和中共政治局对立的地位:然而他最终取得了共产党采用的所有策略中最大的成功。毛泽东采取的非正统做法

A. 以土地革命为核心形成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B. 建立第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C. 实现了革命中心地区由南方向北方的转移

D. 独自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战的伟大胜利

 

查看答案

1926年7月4日,国民党中央通过的宣言中说:“居今日之中国,除少数军阀、官僚、买办、财阀之外,全国人民入则有老弱待哺之忧,出则无立业谋生之地,行则逢掳身丧命之变,居则罹举家冻馁之祸,灾害深于水火,困苦甚于倒悬,凡此皆帝国主义之侵略及卖国军阀之窃权之所致也。”为此,国民政府

A. 召开国民党一大

B. 成立广州国民政府

C. 整编国民革命军

D. 发动北伐战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