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美苏双方商定在对方首都举办展览。苏联人办了炫耀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而美国人在莫斯科举办了美国家庭厨房展,苏联人大为震惊;原来生活可以这样!觉得美国人很幸福。这反映出
A. 美苏关系缓和,平等互利 B. 美苏冷战的新形式
C. 美国取得竞争的优势地位 D. 苏联科技上的优势
1947年,国民党统治区的《观察》周刊写道:“整个战局看来颇为有趣,不是拉据,而是推磨,从黄河到长江广大的土地上构成了一个大转盘,共军声东击西,打南图北,每动一根毫发也会牵动整个头部。”材料评述的“战局”
A. 是中共军事战略调整的结果
B. 表明国民党己失去战争优势
C. 说明长江以北地区己解放
D. 奠定了解放南京的军事基础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制定了与日本拼消耗,打阵地战的持久消耗战略。到1938年11月,国民党调整了其抗战战略,强调“政治重于军事,游击战重于正规战,变敌后方为前方,用三分之一力量于后方”。这一变化表明国民党
A. 抗战重心转移到敌后战场
B. 抛弃了片面抗战路线
C. 赞同中共的政治军事主张
D. 认可敌后游击战作用
有学者认为:《临时约法》中反对总统制,追求“超议会制”的所谓民权主义制宪目标,忽视了在宪政制度框架中仍然握有实权的总统角色:而且立法与行政机关,“万一发生争执,双方都没有合法的手段来制约对方”。该学者旨在说明约法
A. 权力分散降低行政效率
B. 賦予议会过大权力
C. 有利于防止专制维护共和
D. 政体构建本身存在缺陷
清代捐输(即由士民报效,向国家捐献财物,政府对捐输人给予奖励)盛行。按旧制,捐人须赴户部领照,款项归户部拨用。咸丰以来,政府同意户部发空白文武职衔及贡、监生执照给地方省府,捐输人可直接在地方缴纳财物。出现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 西方国家进一步加剧对华侵略
B. 绅商群体的经济实力发展壮大
C. 农民起义对清政府财政的冲击
D. 晚清政府面临严重的吏治腐败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之后,现代国际体系塑造出‘中国’这一现代概念,她需要以一国的身份参与世界各国事务,而不再是以天下共主的身份领导无边无际的‘天下’。由此,中国在外来军事挑战下,开始向近现代社会艰难转型。”下列能够体现晚清逐渐融人近现代国际体系的是
A. 承认租界管理本国侨民
B. 允许西方来华传教游历
C. 互派公使进驻对方国都.
D. 甲午战后放弃宗藩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