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刘绍玢说:封建制下,分封诸侯尽心孝忠于王;其不善在于封国势力发展后,不贡不朝,争...

刘绍玢说:封建制下,分封诸侯尽心孝忠于王;其不善在于封国势力发展后,不贡不朝,争为雄长;郡县制之善,在于无封建制下的尾大不掉之弊,其不善则在于由于实行流官制,官民不悉,官视民如路人,民亦貌承于官。因此,他主张:仍郡县之制,师封建之意,亦曰久于其任而已。作者旨在说明

A. 封建制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不利于中央集权

B. 郡县制利于中央集权不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

C. 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取代封建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D. 封建郡县均有利弊应在中央集权之下分权于地方

 

D 【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封建制下,分封诸侯尽心孝忠于王;其不善在于封国势力发展后,不贡不朝,争为雄长”可分析出分封制能在当时有效地维护周王统治,但是后世容易形成分封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集权;“郡县制之善,在于无封建制下的尾大不掉之弊,其不善则在于由于实行流官制,官民不悉,官视民如路人,民亦貌承于官”可分析出郡县制能加强中央集权,但地方缺乏一定的自主权。分封制和郡县制都存在利弊。“仍郡县之制,师封建之意,亦曰久于其任而已”可分析出刘绍玢主张既要加强中央集权,又要给地方一定的自主权。AB只是分析了分封制或郡县制,说法不全面;题干说明了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利弊,C无法体现。故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名师点睛】分封制与郡县制都是君主专制政体下中央和地方关系的体现形式,都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只是在如何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所以无论分封还是郡县,都无法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正因为如此,古代社会的政治家或思想家无论发现分封制或郡县制有何缺陷,都不可能找到一种合理的解决方法。中国古代社会的痼疾是君主专制制度,只有彻底摧毁它,代之以民主管理才能克服这种弊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泰朝的郡县制比西周的分封制更能适应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最主要在于

A. 郡县官员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 郡县官员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C. 郡县官员与皇帝是君与臣的关系

D. 郡县是地方行政的管理机构

 

查看答案

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左图到下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

A. 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

B. 行政区划范围由小到大

C. 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

D. 行政机构设罝由繁到简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

③秦朝统一了文字

④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这样划分依据的角度是

A. 社会经济形态

B. 专制集权的程度

C. 地方行政组织

D. 生产力的发展阶段

 

查看答案

史学家许倬云根据对春秋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516人和战国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713人所做的统计研究,发现后一个时期出身微贱的人的百分比两倍于前一个时期:春秋时期为26%,战国时期为55%。比例增加说明

A. 更多儒家思想家得到重用

B. 宗法分封制逐渐走向解体

C. 世卿世禄制度被彻底打破

D. 战国时普遍推行军功爵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