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大学问家、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材料二南宋朱熹是继孔孟之后的儒学集大成者,曾言“万物皆有理”,“理便是仁义礼智”,是人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应“存天理,灭人欲”。
材料三明末李贽对理学大加鞭挞,他讽刺理学家“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他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欲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每个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
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古代文人怎样的人格追求?
(2)据材料二,指出理学成为科举考试重要内容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李贽对理学批判的主要思想观点。
(4)综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理学影响的认识。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标准是
A. 科学技术决定论
B. 传统的夷夏之辨的观点
C. 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
D.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宣称“批评时政,非其旨也。”这预示着新文化运动
A. 纯粹是一场学术文化运动
B. 将思想革命作为救国的根本
C. 旨在推翻当时的共和政体
D. 以陈独秀的右倾思想为指导
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 都是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
B. 都提倡民权和西学
C. 都始于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
D. 都抨击封建思想文化
新三民主义不同于旧三民主义的内容有
①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②平均地权
③反对民族压迫
④节制资本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④
D. ③④
谭嗣同1896年在《仁学》一书中说:“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这句话的真实意图是
A. 对古代政治制度的欣赏
B. 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否定
C. 肯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D. 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