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评论说:“贞观年间,在三省六部制中,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皇帝实际上成为政府的最高负责人。”该学者意在说明
A. 皇权得到加强
B. 政府拥有了最高决策权
C. 皇权受到政府一定程度的制约
D. 政府独立于皇权之外
马端临《文献通考》记载:“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由此可见宋朝
A.相权进一步削弱 B.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
C.众相制初步确立 D.内阁与枢密院分掌实权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中央政府的首脑为宰相,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由此判断,在唐宋时期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君权空前强化,相权名存实亡
B. 宰相成为国家的实际决策者
C. 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比较突出
D. 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唐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 )
A. 尚书—中书—门下 B. 中书—门下—尚书
C. 尚书—门下—中书 D. 门下—中书—尚书
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体现了( )
A. 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B. 皇权不断得到强化
C. 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D. 郡县制到行省制的演变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项措施的影响是
A. 地方豪强势力膨胀
B. 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C. 分封制被彻底废除
D. 地方取得较大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