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历代思想家和政治家都比较重视人口蕃衍问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历代思想家和政治家都比较重视人口蕃衍问题。春秋时期,孔子在《礼记》中指出“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唐代的刘晏则说:“人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以爱民为先”。明代的丘浚则指出:“天下盛衰在庶民,庶民多则国势盛,庶民寡则国势衰……民生既蕃,户口必增,则国家之根本以固,元气以壮,天下治而君位安矣。”

古人也看到了人口蕃衍过多之弊端。早在战国时期,韩非就指出,“古者…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而“今…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罚而不免于乱。”处于北宋盛世的大文豪苏东坡说:“生之者寡而食之者众,是以公私枵然(空虚的状况)而百弊并生。”至乾隆55年全国人口增至3.1亿人,乾隆帝十分担忧地说:“承平日久,生齿日繁,盖藏自不能如前充裕,且庐舍所占土地亦不啻倍蓰(数倍)。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朕甚忧之”。

﹣﹣据吴江生《中国20世纪以前人口资源环境思想探要》

材料二  据统计,1500年,英国人口为300万人,1700年为500万人,1800年为850万人,1850年为1675万人。人口迅速增长造成了大量的“过剩人口”,出现了大批失业者和贫民。19世纪初年在约克郡就有1/3的工人失业。随着失业和贫困而来的是,在英国出现了大量的赤贫者和半赤贫者,在1834年以前,其半赤贫者便有340万。

﹣﹣舒小昀《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人口问题和人口理论》

(1)据材料一,说明古代中国思想家和政治家重视人口增长又对人口增长表示担忧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工业革命导致英国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及其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3)据上述材料,说明应如何处理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1)重视原因:人口增加能促进土地开发与社会发展;人口增加能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人口增加能增强国力(巩固统治). 担忧原因:人口过多易导致社会动荡;人口过多会导致个人和国家的贫穷并滋生种种弊端;土地和自然条件的承受能力有限. (2)原因: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工业革命后农业生产的发展能为更多的人口生存提供粮食资源;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刺激着英国的人口增长;工业革命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条件的改善,为人类寿命的延长等提供了条件. 问题:劳动力过剩,贫困者增加;国家负担加重等. 处理:合理调节人口增长幅度,将人口的增长控制在社会财富、生产水平和自然环境能够承载的基础之上,实现和谐发展.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外人口政策,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1)本题考查的是古代思想家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学生从材料中“人口滋多,则赋税自广”“ 民生既蕃,户口必增,则国家之根本以固,元气以壮,天下治而君位安矣”中概况即可;第二问从材料中“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 是以公私枵然(空虚的状况)而百弊并生”“ 生齿日繁,盖藏自不能如前充裕,且庐舍所占土地亦不啻倍蓰(数倍”概况出两点即可; (2)本题第一问学生从工业革命提高社会生产力,城市化进程加快;海外市场的扩大和科技进步生活改善等方面进行概括;第二问学生从材料中“失业和贫困”、国家负担加重等角度方面来阐述即可。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很好的概况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曾经在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供职的美国人马士说,“直至1839年,使西方国家听从条件方可允许双方关系存在的是中国;1860年以后,把和中国共同来往的条件强加于中国的却是西方国家”,条约中的种种原则“曾在半个多世纪中成为支配中国对外关系的常规”。马士的言论

A反映出西方列强对华关系的不断发展

B.反映出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C.说明了中国融入世界市场的进程加快

D.体现出清朝政府的保守与落后

 

查看答案

罗马法规定,在物品所有权转移时可采用“拟诉弃权”的方式,即买卖双方当事人持买卖标的物或其象征物,亲自到裁判官法官面前,买受人充当原告,出卖人充当被告,伪称诉讼,由原告手持标的物或者象征物,并声称:“依罗马法,此物为我所有。”裁判官则问被告出卖人:“你对原告的主张有无异议?”出卖人不提出异议或默不作声,裁判官便裁定该物为原告买受人所有,买卖就告成立。这说明当时

A罗马人买卖物品必须接受裁判官的裁决

B.罗马法中形式是决定性的因素,而内容则是次要的

C罗马法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D.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比较完善

 

查看答案

中国儒家创始人孔子与苏格拉底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上有着不同的着眼点。孔子与苏格拉底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强调

A. 人的平等

B. 社会的等级秩序

C. 道德的重要性

D. 人的尊严和价值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家训灌输忠孝观念,强调治家理财,重视耕读立业。到了近代,则强调经世致用,重视培养工商业意识,注重培养世界视野。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政府的引导宣传    B. 家族发展繁荣的需要

C. 自然经济的解体    D. 民族危机加深的影响

 

查看答案

通商口岸贸易情形记载,“自近年设立洋船税关,生意顿盛。洋纱一纵,尤为畅销。业此者现有四十五家,而每日所获,各不下三四百金。惟本地所产之棉花,其价日贱,且无人问津。”这种现象出现造成了(  )

A. 近代民族纺织业布局集中    B.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C. 洋纱洋布在中国销售萎缩    D. 洋纱洋布价廉物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