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学研究的基本步骤之一是“确立主题﹣史料收集﹣史料解释...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学研究的基本步骤之一是“确立主题﹣史料收集﹣史料解释﹣叙述评价”。下表是与研究孔子思想有关的材料:

 

材料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

 

“孔夫子不做受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员……他所说的只是极纯粹的道德,既不谈奇迹,也不涉及玄虚,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            ﹣﹣伏尔泰

 

秦始皇比孔子大得多,秦始皇重法,孔夫子是讲空话的。

儒家满口仁义道德……单就这独霸中国,使我们思想界不能自由,郁郁做二千年的奴隶,也是不能不反对孔子的。                            ﹣﹣毛泽东

 

综合三则材料,请选取孔子思想中的一个角度确定主题,围绕该主题对以上材料分别做出史料解释,不表明自己观点,最终得出历史评价。

 

示例一:主题:孔子的道德观. 史料解释:①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统治者的道德是引导百姓道德的风向标;②伏尔泰认为孔子的道德是纯粹的道德,没有神秘色彩,符合理性、顺应自然;③毛泽东认为孔子倡导的道德具有虚伪性. 历史评价: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但孔子道德经过历代学者改造是封建伦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维护专制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孔子道德具有普世价值,与西方的宗教神学相比具有明显进步性,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示例二:主题:孔子的法治思想. 史料解释:①孔子认为执法要得当,刑罚不当百姓就会手足无措;②伏尔泰认为孔子对古代法律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③毛泽东认为孔子不重视法律,忽视法律的作用. 历史评价:孔子看到了的法治对社会治理的作用,但其法治思想是先礼后法;孔子的法治思想对启蒙运动传播法治思想提供了的例证.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甲“于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乏德草”;材料乙中:“他所说的只是极纯粹的道德, ……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根据材料丙:“儒家满口仁义道德”得出强调孔子的道德观;材料中甲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材料乙中“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员”;根据材料丙:“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 秦始皇重法,孔夫子是讲空话的” 讲的孔子的法律观。 在评论中, 通过对资料的解读不难看出,要从积极和消极辩证的论述。 考点: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孔子思想主张 【名师点睛】考查学生论证、探讨与阐述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问题的第一步是要准确理解材料,能够归纳出材料的主要观点,其次是要明确你自己的观点态度,第三步是必须结合相关史实对你自己的观点作出论证。这种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是当前高考中考察学生能力的一种主要方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历代思想家和政治家都比较重视人口蕃衍问题。春秋时期,孔子在《礼记》中指出“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唐代的刘晏则说:“人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以爱民为先”。明代的丘浚则指出:“天下盛衰在庶民,庶民多则国势盛,庶民寡则国势衰……民生既蕃,户口必增,则国家之根本以固,元气以壮,天下治而君位安矣。”

古人也看到了人口蕃衍过多之弊端。早在战国时期,韩非就指出,“古者…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而“今…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罚而不免于乱。”处于北宋盛世的大文豪苏东坡说:“生之者寡而食之者众,是以公私枵然(空虚的状况)而百弊并生。”至乾隆55年全国人口增至3.1亿人,乾隆帝十分担忧地说:“承平日久,生齿日繁,盖藏自不能如前充裕,且庐舍所占土地亦不啻倍蓰(数倍)。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朕甚忧之”。

﹣﹣据吴江生《中国20世纪以前人口资源环境思想探要》

材料二  据统计,1500年,英国人口为300万人,1700年为500万人,1800年为850万人,1850年为1675万人。人口迅速增长造成了大量的“过剩人口”,出现了大批失业者和贫民。19世纪初年在约克郡就有1/3的工人失业。随着失业和贫困而来的是,在英国出现了大量的赤贫者和半赤贫者,在1834年以前,其半赤贫者便有340万。

﹣﹣舒小昀《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人口问题和人口理论》

(1)据材料一,说明古代中国思想家和政治家重视人口增长又对人口增长表示担忧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工业革命导致英国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及其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3)据上述材料,说明应如何处理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

曾经在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供职的美国人马士说,“直至1839年,使西方国家听从条件方可允许双方关系存在的是中国;1860年以后,把和中国共同来往的条件强加于中国的却是西方国家”,条约中的种种原则“曾在半个多世纪中成为支配中国对外关系的常规”。马士的言论

A反映出西方列强对华关系的不断发展

B.反映出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C.说明了中国融入世界市场的进程加快

D.体现出清朝政府的保守与落后

 

查看答案

罗马法规定,在物品所有权转移时可采用“拟诉弃权”的方式,即买卖双方当事人持买卖标的物或其象征物,亲自到裁判官法官面前,买受人充当原告,出卖人充当被告,伪称诉讼,由原告手持标的物或者象征物,并声称:“依罗马法,此物为我所有。”裁判官则问被告出卖人:“你对原告的主张有无异议?”出卖人不提出异议或默不作声,裁判官便裁定该物为原告买受人所有,买卖就告成立。这说明当时

A罗马人买卖物品必须接受裁判官的裁决

B.罗马法中形式是决定性的因素,而内容则是次要的

C罗马法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D.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比较完善

 

查看答案

中国儒家创始人孔子与苏格拉底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上有着不同的着眼点。孔子与苏格拉底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强调

A. 人的平等

B. 社会的等级秩序

C. 道德的重要性

D. 人的尊严和价值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家训灌输忠孝观念,强调治家理财,重视耕读立业。到了近代,则强调经世致用,重视培养工商业意识,注重培养世界视野。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政府的引导宣传    B. 家族发展繁荣的需要

C. 自然经济的解体    D. 民族危机加深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