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yet,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 swell",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作舟和水,这句话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著作? 这位学生正确地回答( )
A、Li Er B、Zhuang Zhou C、Meng Ke D、Xun Kuang
在以下孟子的话中,说明其主张人性本善的是
A.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B. 思诚者,人之道也 C. 以德服人 D. 欲贵者,人之同心也
孔子路过泰山,见一妇女在坟边痛哭。询问后才知道,她的公公、丈夫和儿子都被虎吃了。孔子问她为什么不早些搬迁,妇女回答:因为这里没有苛政。孔子感慨地对弟子们说:“苛政猛于虎也!”。由此,他提倡
A.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B. 人而不仁,如礼何?
C. 为政以德
D.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已
D.仁政治国,人际关系要和谐
1948年在起草《世界人权宣言》过程中,中国代表张彭春提议将孔子的一个主张翻译成“conscience”放进宣言之中,并写入了宣言的第一条“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与“conscience”对应的孔子观点是
A. 礼
B. 义
C. 仁
D. 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察举制 | 科举制 |
品德、学问、议政能力 | “以文取士” |
长官举荐 | 自由报考 |
“人、门兼美” | “取士不问家世” |
——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制表
(1)根据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察举制”的内涵。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比于察举制,科举制有哪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