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汉学家汪得迈曾说:“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这一条在某种程度上蕴含着言论自由的原则,每每令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人倍感兴趣。”材料所评述的制度
A. 完善了君主专制制度
B. 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C. 使君臣关系趋向平等
D. 为官员升迁提供方便
据史料记载:来自萨拉米的外邦人赫拉克利德斯,因其在公元前330—329年雅典粮食危机中的善举,成为雅典人的“恩人”而被授予“特权外邦人”身份;银行家帕西昂和佛尔米昂因对雅典城邦的杰出贡献而被授予雅典公民权。这表明
A. 这段史料不真实,因为外邦人不可能获得雅典公民权
B. 外邦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获得雅典城邦的认同
C. 外邦人可以通过参与雅典人的政治生活而融入雅典城邦
D. 雅典外邦人必须与公民共同履行城邦的某些义务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民主》中说:“除了人民权利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执行权力的当局,这些当局虽不完全独立于人民,但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有一定的自由,因而既要被迫服从人民大多数的一致决定,又可以抵制这个多数的无理取闹和拒绝其危险的要求。”美国宪法中体现出这一意图的规定是
A. 民族主义原则
B. 天赋人权生而平等
C. 权利分享原则
D. 人民权利高于一切
下图是近代西方某刊物上登载的一幅《去北京》的漫画。此漫画所反映的事件
A. 是清政府甲午战败影响的结果
B. 致使中国更多的领土主权丧失
C. 客观上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D. 是清政府对外束手待毙的结果
1936年8月15日,共产国际执委会曾致电中共中央:“我们认为,把蒋介石和日本侵略者相提并论是不对的。这个观点在政治上是错误的,因为日本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在现阶段,一切都应服从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共产国际的指示
A. 未认清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
B. 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C. 有利于推动中共中央的政策调整
D. 认识到日本全面侵华的严重后果
《中国大趋势》作者奈斯比特认为,中国政府非常稳定,政策非常持续,没有被竞选左右的思维模式。西方的问题就是由于竞选导致各个党派互相竞争,他们只能通过达成共识来实施政策,而中国一直在进行长期的战略计划、规划。这表明奈斯比特
A. 肯定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的优势
B. 认为中国中央集权制度具有积极作用
C. 称赞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认为西方制度不适合中国的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