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丘吉尔曾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国与国之间存在着...

丘吉尔曾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国与国之间存在着分离聚合的复杂关系,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二战临近结束时,这种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国家利益宁愿牺牲团结。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大同盟内部不和而分裂了,两三年内便为时常想要变成热战的冷战所取代。

——《全球通史》

材料二

虽然欧洲各国有共同的文化遗产,但由于历史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历史上长期不断的相互战争一直是它们的负担。经过了两次毁灭性的世界战争之后,许多人终于感觉激烈冲突的代价太大了,战争不再对任何国家有益。苏联的“势力扩张”使某种形式的西欧统一具有诱惑力。

——马文·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下卷

材料三

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

——《大国崛起》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大同盟内部不和而分裂”的原因是什么?双方“冷战”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3)材料三中“相逢一笑泯恩仇”指的是哪两个国家?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有什么作用?

(4)综上所述,你得到什么启示?

 

(1)原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同;国家利益不同; 影响:形成两级对峙格局;造成了德国、朝鲜等国的分裂,并引发局部战争;引发了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拥有共同的文化遗产;吸取战争教训;应对苏联“势力扩张”。 (3)法德;由千年宿敌走上合作;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利益,推动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4)国家利益是影响大国关系的决定因素;大国关系的变化、影响着国际格局变化。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国家利益宁愿牺牲团结”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同盟内部不和而分裂的原因是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不同;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国家利益。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两三年内便为时常想要变成热战的冷战所取代”和所学知识可知,美苏双方冷战的影响:形成两级对峙格局;造成了德国、朝鲜等国的分裂,并引发局部战争;引发了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归纳理解能力。结合材料二中的“欧洲各国有共同的文化遗产,但由于历史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历史上长期不断的相互战争一直是它们的负担”“苏联的“势力扩张”使某种形式的西欧统一具有诱惑力”等进行归纳为:拥有共同的文化遗产;吸取战争教训;应对苏联“势力扩张”。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国家:根据材料“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法国、德国。第二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从“在二战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可知法德是千年宿敌,到“相逢一笑泯恩仇”可知是合作。第三小问作用:联系前两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德由千年宿敌走上合作,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利益,推动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一美苏因为国家利益而走上对抗道路,材料二法德关系的缓到欧洲联合,体现了在国与国的交往中,我们要认识到:国家利益是影响大国关系的决定因素,大国关系的变化、影响着国际格局变化;国家之间的合作要超越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分歧,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面对矛盾,要加强沟通、对话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规定:“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时,在关于产品的国内销售、兜售、购买、运输、分配或使用的全部法令、条例或规定方面,所享受的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这样规定的目的是

A. 取消贸易歧视

B. 确立美元中心

C. 稳定国际汇兑

D. 提供发展援助

 

查看答案

下表为某国际经济组织对中国援助的概况。该组织是

年份

援助战略

主题展开

2002

农村/农村社会向城镇/工业社会转型

解决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问题

中国环境技术援助

推动环境的可持续性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改变商业环境以推动市场经济转型

 

 

A. 世界银行

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 世界贸易组织

D.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查看答案

1958年至1959年间,苏联集体农庄购置的拖拉机及各种设备的总值达到了320亿卢布,约有100万技术人员转到了集体农庄,使得集体农庄摆脱了机器拖拉机站的控制,有了自主经营的权利,能够根据自身的力量来使用各种机器和技术力量。这项改革

A. 打破了斯大林模式

B. 发挥了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C. 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D. 确立了与美争霸的优势地位

 

查看答案

邓小平曾在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强调:“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下列选项最能体现材料中邓小平思想的是

A. 新经济政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农业集体化和大跃进

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人民公社运动

D.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中国三大改造

 

查看答案

罗伯特·舍武德认为“资本主义经过罗斯福的手术,资本主义得到的不是死亡,而是变得比过去更强壮,并取得了新的生命。”对材料中“新的生命”理解正确的

A. 强化自由放任主义政策

B. 改变了美国民主政治体制

C. 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

D. 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