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个智慧的民族之所以智慧,就在于在反思中...

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个智慧的民族之所以智慧,就在于在反思中不断促进民族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和甲午战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陈旭麓《浮想录》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反思”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并概括指出近代前期中华民族“反思”的突出特点。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

材料三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夫当时代表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者实为袁世凯,其所挟持之势力初非甚强。而革命党人乃不能胜之者,则为当时欲竭力避免国内战争之延长,且尚未能获一有组织、有纪律、能了解本身之职任与目的之政党故也……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和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

——孙中山《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1924年1月)

(2)为了实现材料三所述的“民族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和方针政策上有何重大发展?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发展的客观原因有哪些?

 

(1)影响: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政治责任感;启蒙了青年学生,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促进了思想解放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特点:经历了器物变革、制度变革、思想变革三个紧密相连,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华民族的反思建立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的基础上。 (2)重大发展: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客观原因:苏联的帮助(或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影响。 【解析】(1)由材料“第二次反思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结合所学,新文化运动猛烈批判旧道德,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政治责任感;启蒙了青年学生,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促进了思想解放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结合所学,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客观原因是苏联的帮助(或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材料一明清之际的中国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新的思想在孕育;同时,专制腐败的王朝政治、因循守旧的八股取士又严重阻挠着新思想的破土而出。在这样矛盾重重、风雷激荡的时代,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篇中宣称“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他们把传统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之际儒学发展到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并指出其思想核心。

材料二: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三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2)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查看答案

毛泽东诗词被称为中国革命的史诗,他在一首诗中写道:“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下面选项最能体现出这首诗思想的是

A. 工农武装割据

B. 枪杆子里边出政权

C. 打倒列强,除军阀

D.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查看答案

1978年,邓小平发表谈话支持和推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这两次谈话都

A. 完成了拨乱反正

B. 打破了思想束缚

C. 推动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D. 深化了体制改革

 

查看答案

抗战胜利前,针对蒋介石发表的《中国之命运》,中共开展了以批判《中国之命运》为中心的宣传活动,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而且已经创造出中国的共产主义理论”。这个“理论”是指

A. 人民民主理论

B. 新三民主义

C. 毛泽东思想

D. 邓小平理论

 

查看答案

1943年,王稼祥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使用了“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其历史依据是(  )

A.毛泽东思想已经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结合中国国情

C.毛泽东思想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

D.毛泽东思想在实践中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