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讨论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中心位置,而老子重视天人...

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讨论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中心位置,而老子重视天人关系,认为“道”是凌驾于天人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并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两人不同的天人观

A. 是不同时代背景的反映

B. 孰优孰劣十分明显

C. 折射出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

D. 是继承与背离传统文化的结果

 

C 【解析】材料“把讨论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中心位置”体现了孔子积极入世的人生追求;材料“重视天人关系”“天法道,道法自然”体现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因此两人不同天人观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故C项正确,BD项错误;两人都生活在春秋时期,故A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李贽《焚书》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材料三“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凡有企图获得权势的后人,就是希望做官的人,都是读‘四书’和‘五经’。”“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权势者们的‘敲门砖’的差使的。”

——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1)据材料一,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的影响是什么?

(2)据材料二,明朝的李贽对孔子的思想言论持什么看法?

(3)据材料三,汉代以后出现“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现象,其原因何在?

(4)在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以孔子思想为主导的传统文化?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是一个以农立国,以农为本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乃封丞相为富民侯,下诏曰:“方今之务,在于力农。”以赵过为搜粟都尉。过能为代田,一亩三圳。岁代处,故曰代田。……用耦犁,二牛三人。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过试以离宫卒田其宫土需地,课得谷,皆多其旁田亩一斛以上。……至昭帝时,流民稍还,田野益辟,颇有畜积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二:窃为四民之中,惟农最苦。农夫寒耕热耘,沾体涂足,戴星而作,戴星而息。蚕妇育蚕治茧,绩麻纺纬,缕缕而积之,寸寸而成之。其勤极矣。又水旱霜雹蝗,间为之灾。幸而收成……谷未离场,帛未下机,已非己有矣。农夫蚕妇所食者糠籺而不足,所衣者绨褐而不完。直以世服田亩,不知舍此之外有何可生之路耳

——司马光《温国文正公文集》卷48

材料三:在传统时代,所谓农业生产结构,其主要生产要素可归纳为四项(1)耕地,(2)作物,(3)农具,(4)劳力。……农业负担过重,这是一个比起小农经济的生产结构不符合现代要求更为严重,更为致命的病症。……中国的传统农业,无论从其现实的经济效益,还是潜在的发展可能,它自身不是不能转变,而是其。自转变”的通道,受到来自帝国政治、经济体制的阻扼,被堵塞以致堵死。……农业经济效果、历史效应,不只取决于它生产的内环境,还要受制于它的外部环境的有利与否。对传统中国而言,后者更是致命性的障碍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进步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技术的进步对农业产生怎样的作用?体现了怎样的特点?

(2)据材料二,归纳司马光认为“惟农最苦”的原因是什么?导致农民“不知舍此之外有何可生之路”的政策性因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中。概括“内环境”与“外环境”分别指什么?

 

查看答案

材料一:宋朝前期常设的科举考试,有进士科,武举,还有诸科(包括九经、五经、三传、明经,明法等科),……所谓“九经”,即唐朝定下的九部儒家经典,“五经”则是西汉时确定的五部儒家经典,……“明经”指全部经书的统考,“明法”是法学考试,所有举子都是每年秋季参加乡试,中乡举者冬末会集到京城,次年开春,由礼部主持国家统一会试,其中举子们最看重的是进士科,“凡进士、试诗、赋、论各一首,(实务)策五道,帖《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

材料二早在16、17世纪,一些来自东方的传教士和旅行家就对中国的科举制度有所著述,到19世纪上半叶,大批有关中国科举制度的著作都认为“它是值得推崇并仿效的。”这对西方文官制度的改革起了不可无视的影响。

中世纪的英国,官员主要由国王和权贵遴选,私人关系成为获取官职的关键因素,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1853年英国政府有关部门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包括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和法学等,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这些考试制度及原则与中国古老的科举制度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摘编自《西方文官制度起源》、《英国政治制度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况宋初完善科举制度的主要成就并指出进士科的考查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19世纪中期英国建立近代文官制度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分析宋代科举制度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在促进社会进步方面的相似之处。

(3)综合以上材料,对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历程,谈谈你得到的认识。

 

查看答案

北宋时期儒学家对佛道二教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到南宋时期,这种批判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 宋代商业都市繁盛

B. 南宋的统治者尊道礼佛

C. 南宋社会相对稳定

D. 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查看答案

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在材料中,朱熹所主张的是

A. 心即理也

B. “存天理,灭人欲”

C. 反对违反社会规范的欲望

D. 理是万物本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