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三国时期,官学一撅不振,家庭教育模式兴盛。王昶要求子孙“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

三国时期,官学一撅不振,家庭教育模式兴盛。王昶要求子孙“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诸葛亮也在《诫子书》中提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些家庭教育观,可以反映出当时

A. 儒家思想日益衰落    B. “贵儒”又“尊道”

C. 传统文化走向断裂    D. 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B 【解析】根据“遵儒者之教”和“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说明两人都“贵儒”,根据“履道家之言”和“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两人都“尊道”,故答案选B。三国时期,儒家思想虽遭到一定的冲击,但仍占统治地位,传统文化没有断裂,排除C;题干没有体现佛教,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春秋战国开始,有这么一个思想发展的基本趋向,那就是从王权儒学转向皇权儒学,这一思想转向最终由中华帝国制度的总设计师完成。该总设计师首倡

A. 以德治民、爱惜民力

B. 仁义”“王道施政

C. 法、术、势结合统治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查看答案

春秋时周室衰微,诸侯争霸。写史本应直笔“纪事”,孔子则曲笔作《春秋》以“讲礼”,惩恶扬善,使“乱臣贼子惧”。故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梁启超也认为《春秋》“只能作经读,不能作史读”。这是因为孔子著《春秋》

A. 严重背离客观历史事实

B. 偏离了儒家的礼乐传统

C. 带有强烈个人政治观点

D. 违背了统治阶级的意愿

 

查看答案

春秋至战国前期,老子创立道家学派,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墨子创立墨家学派,李悝创立法家学派等。到战国后期,出现总结百家思想的人物如荀子,总结性的著作如《吕氏春秋》。这说明

A. 百家争鸣局面逐渐走向繁荣

B. 思想的综合与吸收成为发展趋势

C. 儒家学说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D. 不同学派的思想出现融合与趋同

 

查看答案

《韩非子》中记载,赵襄子被围在晋阳城中,解围后,他最先奖赏了没有大功的高赫,群臣不服。赵襄子说:“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惟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孔子听到对此十分赞赏,说道:“善赏哉!”材料体现了孔子什么思想主张

A. 行仁政

B. 法先王

C. 重礼乐

D. 正其名

 

查看答案

《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繁荣、人口多)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做)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这

A. 体现了孔子劝谏统治者实行仁政的主张

B. 有利于儒家思想在当时得到统治者的推崇

C. 表明“富民和教民”是孔子治国思想的重要内容

D. 主张有利于租佃制经济的高度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