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一朝代被称为是“黄河流域的‘中原’国家、‘封建’国家”、“血亲小集团为基础的‘城邦’国家”。这一朝代应该是
A. 周
B. 秦
C. 汉
D. 元
观察下图的报纸,与其命名直接相关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和“郡县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
A. 西周
B. 秦朝
C. 西汉
D. 宋代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
A.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 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 个人观念的淡漠
D. 专制王权的强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在哲学本体论上.他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标准的三纲五常。他认为,人性本与天理一致,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天人欲”。在认识论上,“格物致知”。“物”就是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朱熹认为,如果放弃对天理的追求,“兀然存心乎草木、器用之间,此何学问,如此而里有所得,是炊沙而欲成饭也。”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熹在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的主要观点,并分析指明其精华与糟粕。
材料二“天地,一夫妇也。是故有天地然后有万物.夫妇之为物始也如此。”……“夫妇人不出阃(kun,三声。指古代女子居住的内室)城,而男子则桑孤蓬矢(有远大志向之意)以射四方,见有长短,不待言也。……谓见有短长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人之见尽短,又岂可乎?”夫而不贤,则虽不溺志于声色,有国必亡国,有家必败家,有身必丧身,无惑矣。而彼卑卑者乃专咎于好酒及色,而不察其本,此儒所以不可议于治理欤!
——《李贽文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李贽的妇女观。指出这些观点在当时的进步作用。
材料三李贽是晚明思想启蒙的旗帜,一位以“奇谈怪论”闻名天下的狂人和奇士。他崇尚真奇,鼓倡狂禅,揭露封建社会“无所不假”、“满场是假”的虚伪现实,反对儒家的泛道德主义,建立了以“童心说”为核心的新思想体系。他的学说使他处于时代矛盾的焦点上,在朝野引起了激烈争论,以致于理解他乃是理解晚明政治走向、社会风尚和思潮变迁的一大关键。
——许苏民著《李贽的真与狂》南京出版社
(3)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所学知识分析李贽的学说是如何体现“晚明政治走向、社会风尚和思潮变迁”的
教育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很重要的音符,它对政治、经济、文化都有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汉教育制度之重要性,乃以育才与选贤双轨并进。由地方……申送十八岁以上青年入太学……学习《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五经博士为教官,有时皇帝亲自到太学讲课,和诸位儒生就儒家经典的内容进行讨论……毕业根据成绩进行选用,甲等得在宫廷充皇帝侍卫,乙等回归本乡作吏。,太学生又称博士弟子……凡属政府成员,皆须太学出身,……纵位极承相,亦不例外,必备此资历。
材料二:南宋教育无论是规模还是教育方法在中国教育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南宋时期胡瑗始创“三合法”,主要方法是:在学校内分设经义斋和治事斋,经义斋选择“心性疏通,有器局,可任大事者”学习儒家经典,有较高的学术可充任较高级的统治人才;治事斋分设治兵、治民、水利、算数等学科,学生每人可以选修一个主科,还要兼学一个或几个副科,培养各职能机构和部门的专业或管理人才。元祐期间,继“三合法”又创立太学“六斋”,六斋学生相互切磋
材料三:20世纪20年代制订的《九江岳氏家规》中强调祭祀的时候“跪拜尤不可懈怠”,并规定“倘赞礼方完,执事者致祭,即哄然手弹尘,亦属不敬”,而同时代《南海荷溪乡何垂裕堂族规》中扫墓之仪式规定为“齐集;立正;行三鞠躬礼;肃立;礼毕”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太学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分析胡瑗的教学法的特点和影响,
(3)根据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三中的近代家族教育的两种倾向中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