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治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官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材料三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后乃谋臣献画(计策),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材料四(元行省)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此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而汉、唐州郡地方政府之地位,渺不再得。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有莫大损害。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
—钱穆《国史大纲》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分封制的影响,并指出秦朝是如何破解的?
(2)据材料二,概括秦朝郡县制度的主要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有叛国”的原因。
(4)据材料四概括钱穆的主要观点。
(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南雍志》引明太祖语
材料二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在专制政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据此,明太祖在政治体制上有何改革?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军机处设置的影响。你是否同意对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的评价?为什么?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什么趋势?
“……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游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国民大革命
B. 五四运动
C. 南昌起义
D. 北伐战争
史学家胡绳认为,中国近代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中从时间上能够衔接起来的三个环节是:1840—1864年;1864—1901年;1901—1919年。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应该是( )
A. 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 反抗外来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C. 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 反抗外来侵略与建立民主政治的统一
“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此后虽有海师,何以施展?”这是张之洞对某次战争后所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批判。该战争的历史影响在于( )
A.使中国开始走上了学习西方的道路
B.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C.为国人思考制度变革提供历史契机
D.使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国际关系研究专家王建朗在评价某一条约的影响时说:“传统的宗藩体制已经崩溃,华夷秩序几乎荡然无存。”这一条约应该是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北京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