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反对帝国主义来说,近代中国人民经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发展阶段,走过曲折的道路。下列选项中完成了对帝国主义认识从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飞跃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
年份 | 1912 | 1913 | 1914 | 1915 |
工厂数(家) | 46 | 46 | 12 | 2 |
这种现象的出现( )
A. 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B. 说明了政府对外资政策的改变
C. 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D. 改变了民族工业的结构
有学者称“中国近代化过程并不像西方国家那样是从涓涓细流自然渐汇成滔滔江河,中国近代化几乎从一开始就是一条人工开掘的运河”。下列选项能够作为其依据的有( )
A. 《尼布楚条约》 B. 《天津条约》 C. 《资政新篇》 D. 《天下郡国利病书》
中国古代家训灌输忠孝观念,强调治家理财,重视耕读立业。到了近代,则强调经世致用,重视培养工商业意识,注重培养世界视野。这种变化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影响 B. 家族发展繁荣的需要
C. 民族危机加深的影响 D. 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自1875年至1895年,建昌铜铁机器厂的规模、设备、资金和人员有较大扩展,但是业务对象始终是外商的船厂及航运公司,生产工艺一直停留在修理和加工零部件,“实际上仅是外商船厂的辅助工场”。这反映出中国近代企业( )
A. 对外资企业具有严重依赖 B. 具有资金少、规模小的特点
C. 产品营销具有外向型特点 D. 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朱熹指出:“小道不是异端,小道亦是道理,只是小。如农囿、医卜、百工之类,却有道理在。”朱熹在此( )
A. 号召重视科学理论探究 B. 重视传统经验总结积累
C. 认为不要忽视其它工艺 D. 主张格物以明其中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