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汉书·宣帝纪》中说:“吏不廉平则治道衰。”顾炎武也曾说过“今日贪取之风,所以胶...

《汉书·宣帝纪》中说:“吏不廉平则治道衰。”顾炎武也曾说过“今日贪取之风,所以胶固于人心而不可去者,以俸给之薄而无以赡其家也。”“禄重而吏多勉而为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突出体现对君主专制的猛烈批判

B. 提出解决吏治问题的根本途径

C. 正确揭示了吏治问题的社会根源

D. 已经认识到整顿吏治的重要性

 

D 【解析】材料并没有体现出对君主专制的批评,而是体现了对官吏腐败的认识,故A项错误;顾炎武提出要解决吏治腐败,主要是增加官员的收入,这不是解决廉政问题的根本途径,故B项错误;材料只说到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重要性,并没有揭示吏治存在弊端的社会根源,故C项错误;从汉书中和顾炎武的言论可以看出,当时统治者已经认识到廉政,对国家统治的重要性,故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认为,帝王将相可能不怕天不怕地,但怕史官,在乎自己的历史形象。唐代以前,皇帝无权阅读史官对他的记录,史官地位相当特殊。这说明

A. 重视以史为鉴成为历代的传统

B.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C. 儒家伦理对古代帝王形成制约

D. 史官与皇权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查看答案

宋代的蚕桑生产区域遍布黄河流域、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但据《宋会要》记载,北宋时仅长江流域的成都府路、梓州路和两浙路每年上贡的丝绸266万多匹,占全国的2/3。这说明长江流域

A. 丝织品市场需求量大

B. 民众纺织积极性较高

C. 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

D. 丝织技艺水平相对较高

 

查看答案

明代官员张邦奇在《西亭饯别诗序》中提及,“禁令之下,每岁孟夏以后,漳州大舶数百艘,乘风挂帆,蔽大洋而下……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往来络绎于海上。”由此可见

A. 海禁并未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

B. 区域长途贩运使海禁政策瓦解

C. 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

D. 明代政府并未真正实行过海禁

 

查看答案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产,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健,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以上材料表明唐太宗主张

A. 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

B. 完善用人机制

C. 皇权与相权相互制约

D. 注重行政规则

 

查看答案

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

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

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