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学者认为各国经济利益的相互交叉,使各国之间的关系从过去的“敌对关系”“仆从关系”日益发展成为高度相互依存的“合作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世界进入和平共处的新时代。推动世界和平共处的力量是
A. 生活习俗的现代化
B. 区域经济的集团化
C. 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D.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汉密尔顿针对美国建国初期的状况说:“……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建筑物结构”是指
A. 总统制
B. 联邦制
C. 分权制
D. 邦联制
20世纪60-70年代,基辛格提出五极世界理论。认为在未来十年乃至20世纪以后的岁月里,世界上将存在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中国、日本和西欧。这说明基辛格认为
A. 美国失去大国地位
B. 两极格局走向尾声
C. 中国融入世界潮流
D. 日本成为政治大国
俄罗斯的一位学者曾提出“在过去长达10年的时间里,人类已经从两个国家集团的对抗转向另一种对抗——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和其它所有人的对抗。而且,越是在经济和文化发展上离美国越远的社会,这种对抗越是尖锐。”这一言论表明美国
A.面临欧洲联盟成立后竞争的压力
B.错误地将当今世界局势归纳为两极对抗
C.受到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冲击
D.建立单极世界的目标不利于世界和平
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的共同之处是
①体现了代议制民主的特征
②规定了资产阶级国家政体
③资产阶级斗争成果的法律总结
④赋予全体公民以充分的选举权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英国学者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重新定义为“长期的和平”倒是颇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 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 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C. 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直接冲突
D. “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