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位于成都平原的一座2000多年前的大型水利工程经受住了考...

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位于成都平原的一座2000多年前的大型水利工程经受住了考验,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这一著名的水利工程是

A. 三峡水利工程

B. 坎儿井

C. 都江堰

D. 黄河小浪底水利工程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成都平原的一座2000多年前的大型水利工程”等信息可以说明是都江堰,故选择C 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应劭《风俗通义·佚文》述:“牛乃耕农之本,百姓所仰,为用最大,国家之为强弱也。”材料表明

A. 牛耕在农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B. 牛耕在当时开始出现

C.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

D. 农耕经济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

 

查看答案

华盛顿为自己的母邦开创了诸多伟大先例和精神路标,被美国人民尊称为“国父”。拿破仑十九年征战沙场,从土伦到滑铁卢,孤身一人扛起法兰西的大旗,为法兰西树立了“我们曾君临世界”的民族自尊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782年5月,刘易斯·尼古拉上校致信华盛顿:“那种把我们从难以想象的困难中引向胜利的才能,那些得到军队普遍尊重和崇敬的品格,定能引导和指导我们在和平的道路上前进。有的人把专制与君主政体混为一谈,觉得很难把它们分开。因此,我所建议的政体的首脑有一个显然较为温和的称号,但是一旦其他问题都得到解决,我认为很有理由采纳国王的称号。”华盛顿回复:“我非常吃惊地阅读了你要我深思的意见,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战争中发生的任何变故都没有像你说的军队中存在的那种想法使我更痛苦。我不得不怀着憎恶的心情看待这种想法,并给予严厉的斥责。

——摘自乔治·华盛顿著《华盛顿选集》

材料二长时期以来,军队和绝大部分公民把意大利战争和埃及战争的英雄人物第一执政当作偶像来崇拜,都齐声祝愿他能有一个同他的名望和同法国的伟大相符的称号。……大家也知道是他决定着一切国家大事,他的同僚们实际上不过是他的下级。因此,大家感到他有一个国家最高元首的称号是顺理成章的,因为他实际上已扮演了这样的角色。……要说是皇帝篡夺了金銮宝座,那么我们可以说,他身边的同谋比善于导演喜悲剧的所有暴君都多,因为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

——【法】康斯坦《回忆拿破仑》

请回答:

(1)华盛顿和拿破仑都具备了称王或称帝的条件,试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相同条件;二人作出不同选择,对两国的政体分别产生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的作者是如何看待拿破仑称帝的?结合所学知识,从拿破仑称帝结果及影响的角度论证作者的观点。

(3)用一句话对华盛顿和拿破仑进行概括性评价。

 

查看答案

英国议会1832年通过法案:32个小选区选举名额减至1名,取消56个衰败选区,空出席位给新兴工业城市和人口较多的州市,选民人数增加2万。同时规定:城市居民年收入10镑的房主和年付房租10镑以上的房客有选举权,农村居民中年收入10镑的土地所有者有选举权……。

1867年议会改革方案规定:选举权给予城镇每一位房主和佃户。在各郡,选票给予从私产或租金中每年所得不少于5镑的人……取消46个衰败选区,空余的名额按人数重新分配,选民由135万增加到225万人。19世纪末英国1000万成年男子中,约有700多万人享有选举权

——吴于廑《世界史》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19世纪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内容。

(2)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推动议会改革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世界被“发现”以后,人类的联系日益密切和加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探险家和他们的追随者在世界各地的民族之间建立了联系,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哥伦布交换”。16世纪伊始,天花、麻疹、白喉、百日咳、流行性感冒使美洲和太平洋岛屿上的土著居民人口数量锐减。小麦、葡萄、马匹、牛、猪等从欧洲来到了美洲。美洲的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等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人类移民也自愿或者被迫地漂洋过海来到了新的土地上生活。

——据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整理

材料二

英国经济学家史丹莱·杰温斯描述19世纪中期的英国经济时说:“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粮田;……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都是分布在美国南方,而现在差不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

——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世界性经济组织)对世界经济、特别是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复兴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因而被公认为调整当代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它们)的出现标志着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开始。

——彭树智《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1)阅读材料一,概括说明“哥伦布交换”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中后期世界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特点产生的根本原因。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三大支柱”对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查看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伴随着各种政治力量的此消彼长、分化组合,世界形势呈现紧张与缓和、动荡与和平交替变换的局面。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6年)丘吉尔提出“一个明确而实际的行动建议”,号召英、美结合特殊的“兄弟联盟”,共同垄断“制造原子弹的秘密”,“配备一支国际武装力量”,联合使用两国遍布全世界的海、空基地,在联合国机构之外联合起来对付俄国。

——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

材料二美国人正在丧失他们习惯于向世界发号施令的力量。……到70年代,美国的无所阻拦的威力已经受到一些限制。

——【美】沃尔特·拉弗背《美苏冷战史话1945—14975》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

①美、欧、日是基础;②美、俄、日是关键;③美、欧、俄是欧洲一翼;④美、日、中是亚洲一翼;⑤美国位于正五边形的顶端。

——冯特君《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丘吉尔……号召英、美……联合起来对付俄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此,美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那些国际力量限制了当时美国的“威力”?

(3)材料三显示出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变化?谈谈你对这一变化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