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汉唐时代已是全国最发达的区域之一。明清之际,人口流亡,社会经济受到很大的破坏。清政府实行招民垦荒以及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湖广地区的民众移民四川。湖广填四川
A. 使四川经济获得恢复发展 B. 使长江流域实现了人口平衡
C. 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D. 促使四川商品经济最为发达
据唐代天宝年间统计的全国户口数字,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45.5%,以北则占到54.5%;而据北宋《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初期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已占59.1%,以北则为40.9%,这一变化
A. 为海上丝路的发展提供条件 B. 导致了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C. 表明了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 D. 加剧全国人地矛盾尖锐程度
《清明上河图》中,酒店门首通常都悬挂着红栀子灯,虹桥附近有家“脚店”,门口设置了一个灯箱广告,上书“十千脚店”四字。“十千”为美酒的代称,如唐诗有云:“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灯箱广告的出现反映了
A. 北宋家庭手工业技术的先进 B. 城市贸易的时间限制已被打破
C. 当时商业竞争异常激烈 D. 北宋时期酒店已广泛应用广告
据记载,宋代两浙路的稻米亩产量最高。明州(今宁波)政和年间曾出现亩产稻谷6~7石的高产纪录;南宋四川及长江下游高产地区高产米亩产也可达2~3石。材料现象出现的关健因素在于
A. 政府提倡精耕细作 B. 南北人口流动频繁
C. 江南经济地位重要 D. 农业技术显著提高
据史料记载,隋亡4年后,太原的官仓还存放着10多万匹布帛,贮藏的粮食可供当地几万军队吃上10年。长安的储备物资,直到隋亡20年后仍在使用。这说明隋朝
A. 北方仍然是全国的经济中心 B. 社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C. 社会财富都集中到国家手中 D. 贫富分化加剧导致灭亡
中国许多家族都有叙家谱、族谱的习惯,著名的有“孔氏家谱”。在南方一些地区,至今仍对“叙谱”情有独钟。这种对祖先的崇拜本质上体现了中国
A. 农耕文化的传承性 B. 宗法制度的优越性
C. 家国情怀的普遍性 D. 国民心理的劣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