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
A. 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 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 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 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山东素有“齐鲁之邦”之称,这与西周的分封制有关,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由政治渊源来分析,关于是“鲁”不是“齐”的原因,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 鲁国的历史更为悠久 B. 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
C. 因孔子收到历代推崇 D. 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占五十三人。”由此可知,西周分封制的主要依据标准是
A. 功绩
B. 品德
C. 血缘关系
D. 才能
据甲骨文记载,商代认为“‘帝’是王的祖宗神,商王是‘帝’的嫡系子孙”。这反映了商代
A. 王权借神权加强统治
B. 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C. 权力向皇帝高度集中
D. 确立了“家天下”制度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初年的主要诸侯国
诸侯国 | 与王室关系 (分封原因) | 地理位置 |
晋 | 同姓 | 今山西 |
卫 | 同姓 | 今河南北部 |
鲁 | 同姓 | 今山东南部 |
齐 | 功臣 | 今山东北部 |
宋 | 商朝后裔 | 今河南南部 |
燕 | 同姓 | 今北京一带 |
注:沿黄河流域的山西、山东是当时的主要农业区 |
材料二 《荀子》记载西周初年71国中姬姓诸侯国比例
(1)依据材料一、二,描述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材料三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
(2)根据材料三说明秦朝确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制度有哪些特征
材料四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又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必得中书、门下二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
(3)根据材料四,唐代的丞相制度与汉朝相比有什么变化?起到了什么作用?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一典故源自宋代政府的告示。当时的“州官”
A. 负责向中央转运钱粮赋税
B. 主要职责是监察地方
C. 拥有封地,官位可世袭
D. 由文官担任,受通判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