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吴晓波在《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一书中评论某种制度:“造...

吴晓波在《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一书中评论某种制度:造成知识阶层对国家权力的绝对依赖……从这一制度确立之日起,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知识分子阶层在中国历史上完全地消失了。这一制度

A扩大了知识阶层的活动舞台

B推动了古代科技的进步

C导致了知识阶层队伍的消失

D压制了古代教育的发展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材料可知,这一制度指的是科举制度,而这一制度扩大了知识阶层的活动舞台,所以答案选A。但是科举制度并没有推动古代科技的发展,因为更多的人才都进入了政治的舞台,这就使科技人才缺乏,不利于科技的发展,所以排除B;因为科举制给更多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更多的发挥抱负施展才能的机会,形成中国传统重视读书的风气,故扩大了知识阶层队伍,排除C;科举制度促进了古代教育的发展,所以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 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 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 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 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查看答案

《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

A. 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

B. 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

C. 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

D. 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查看答案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称: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下列史实可以为此观点的成立提供依据的是

A. 秦朝推行郡县制

B.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C. 北宋文官任知州

D.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查看答案

清代政府发布最高命令分为两种: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其中寄信上谕是指上谕由皇帝、军机处拟定后,封盖“办理军机处”印,不再经由六部,直接寄给受命令的人。这一做法的主要作用是

A. 保证了决策机密

B. 强化了专制皇权

C. 提高了行政效率

D. 适应了军务需要

 

查看答案

《明神宗实录》载:“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这说明

①明朝内阁阁臣只是顾问,不是宰相,阁臣权力大小取决于皇帝

②明朝内阁的设置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③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

④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